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海湾集团一体化战略实现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

更新日期:2016-5-30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海湾“一体化”战略可收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一石三鸟”之效。

  海晶化工搬迁后,一举淘汰落后的聚氯乙烯产能16万吨、烧碱产能15万吨,新上产品在质量上达到世界高端水平;东岳泡花碱搬迁后,一举淘汰落后的泡花碱产能40万吨,新上的国际先进的偏硅酸钠产能居亚洲同行业之首。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一举补齐了成本、能耗等方面的短板,竞争力大大增强

  历经四年建设,青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化工产业搬迁发展重大项目——青岛海晶化工集团位于董家口的一期搬迁项目日前竣工进入试生产阶段。海晶化工利用搬迁积极进行升级改造,一期投资38.6亿元,建设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二期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聚氯乙烯80万吨、烧碱60万吨,销售收入可达80亿元。

  海晶化工是青岛海湾集团旗下重点企业,而海湾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我市化工行业领军企业。海晶化工一期搬迁项目竣工,不仅意味着海晶化工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全面升级,更意味着以海湾集团为代表的青岛化工业将进行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在国内率先实现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海湾集团将在同行业创新探索“一体化”战略,将海晶化工、东岳泡花碱、碱业等数家上下游有关联、可以进行原材料互供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集约发展,实现运行管理、配套服务、生产运行、办公场所等一体化资源共享,在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方面收获巨大成效,先行一步转型升级。

  技术、安全、环保均实现质的飞跃

  在海晶化工新厂区,每一个生产车间都显得异常“冷清”,除了鳞次栉比、稳定运行的大型生产装置,现场几乎看不到工人或管理人员的身影,这与老厂人来人往、繁忙热闹的景象迥然不同。“在我们原来的老厂区,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人加起来达到1300人,搬迁到新厂以后,生产能力增加了一倍,用人反而减少了一半以上,原因就是新厂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大量的高端设备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替代了人工,平均每个生产区域只有一两个人,其他都是自动化控制。”青岛海晶化工集团副总经理高自建说。

  海晶化工在董家口的新项目,按照海湾集团“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建设,采用当今国际先进的三大核心技术。一是引进英国英力士专有工艺技术,生产VCM及通用型、特种PVC树脂产品。二是引进日本氯工程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技术,生产高品质烧碱。三是引进德国技术,建设包括50000立方储罐在内的低温乙烯储运装置,工艺成熟、稳定、安全。

  搬迁后,海晶化工在先进性、经济性、安全性、节能型等各项指标上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烧碱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工艺,在电耗上可比传统工艺降低15%以上;聚氯乙烯生产改变了原来电石法的工艺路线,采用英国乙烯法生产氯乙烯技术,原料转化率极高;聚合系统采用世界先进工艺,在工艺技术、消耗指标、聚合釜生产强度、防粘釜技术、单体回收、汽提、干燥等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低温乙烯储运装置采用德国专利技术,运行温度可达-104℃,为国内同行业第一。

  “在安全、环保方面,我们的新厂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高自建表示。

  仅在安全、环保两大化工行业的关键环节,海晶化工就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外尖端企业签订了20余项设备合同,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海晶化工消防设施投资达到4500余万元,占总投资的1.5%;安全设施投资近1.47亿元,占总投资的4%;环保投资8320万元,占总投资的2%,使企业在安全、环保、节能与循环利用等领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海晶化工新厂区,记者亲身感受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一体化、智能化生产指挥调度平台,该平台可对厂区进行全过程、无死角监控,任何生产装置出现影响安全的问题,智能化平台都会在0.1秒内做出反应,必要时会自动停车,人为不能进行操作和干预。

  企业在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长期以来的短板,由此得到补齐。

  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一石三鸟”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对此,海湾集团抓住搬迁机遇,利用董家口的空间、港口等优势,创新实施“一体化”战略,由多家企业共用资源、互补互动,探索出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的化工产业新路。

  青岛东岳泡花碱公司始建于1943年,去年底,其位于李沧区的老厂停产,新厂在董家口建设,与海晶化工一体化发展。“由于两家企业同处一个区域,海晶化工可以直接给我们提供高温烧碱、仪表气、蒸气,甚至化验分析也可以直接由海晶化工提供。初步测算,我们仅烧碱的运输费用一年就可节约200万元,同时每年可节约各种能源1000万元以上,而且不用另外征地建厂,节约了大量用地。”青岛东岳泡花碱公司副总经理吴培荣告诉记者。

  与海晶化工毗邻的青岛碱业搬迁项目,目前正加紧建设。“在不远的将来,碱业也会与海晶化工相互连通、一体化发展。青岛碱业新项目投产后,每年将由海晶化工直接供应15万吨乙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自己新上装置、自己采购。今后,碱业生产中所需的氮气、蒸气以及控制系统,均由海晶化工提供,每年可节约资金2亿元以上。”高自建说。

  按照“一体化”发展规划,海湾集团将综合考虑产业链发展需要、安全生产需要、资源优化配置需要,采取吸收合并或其他模式,对南部董家口基地的海晶化工、东岳泡花碱等搬迁项目,北部新河基地的双桃精化、海洋化工等项目,均实施“一体化”整合。其中,南部董家口基地的氯碱、聚氯乙烯、偏硅酸钠、苯乙烯及液体化工码头项目以原料和产品为纽带连成一体,北部新河基地的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硅胶及泡花碱项目以产业链延伸、发展循环经济为模式对接,两大基地配建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项目,从而全面实现公用工程、仓储物流、生产管理一体化。

  海湾“一体化”战略,可收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一石三鸟”之效。海晶化工搬迁后,一举淘汰落后的聚氯乙烯产能16万吨、烧碱产能15万吨,新上产品在质量上达到世界高端水平;东岳泡花碱搬迁后,一举淘汰落后的泡花碱产能40万吨,新上的国际先进的偏硅酸钠产能居亚洲同行业之首。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一举补齐了成本、能耗等方面的短板,竞争力大大增强。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