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安大安纳之争泰纳得利 中国石油战略痛定思痛

更新日期:2004-7-8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6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莫斯科会见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时表示,俄政府可能在今秋就铺设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纳线),这条干线确定后,将具体讨论修建通往中国的支线问题。他同时透露,由于俄内部各种因素,特别是环境保护等问题,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项目安大线和日本方面早先提出的安纳线,均被俄有关部门否决。

从“安大线”到“安纳线”再到“泰纳线”,搁浅已久的东北亚石油管道到底走哪条线路?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其中的故事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经济与地理因素,而且涵盖了复杂多变的能源争夺、政治角力、外交捭阖以及民族情绪,引发了全球的强力关注。

9载谈判无果 悲情“安大线”

1994年,俄最早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项目的设想,此后,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通过9年的讨论、协商与谈判,签订了一系列推动项目进展的政府间与公司间协议。

这条石油管道起点为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终点至我国大庆,简称“安大线”。总长度为2260公里,800公里在中国境内,按照协议中俄双方各自负责本国境内的管道建设,预计耗资25亿美元。这条管道预计于2005年初步建成,初始阶段俄每年将向中国出口原油2000万吨,2010年后每年将输出3000万吨。

去年9月3日,俄罗斯《新闻时报》曾报道,9月2日,俄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扬科夫在贝加尔地区环保会议上发言时,宣布最终否决尤科斯石油公司提出的铺设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项目。扬科夫称,因为“南路”要横穿通卡国家公园,违反俄罗斯自然保护法。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坚持的“北路”则直接靠近贝加尔的地震多发地带,一旦管道发生泄漏事故,将难以迅速处理。

俄《消息报》2003年12月又曝出惊人内幕:俄联邦安全会议在11月下旬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改变从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路线(安大线),把该石油管线的终点改建在俄远东的纳霍德卡(安纳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与日本的打算不谋而合。

这一既解俄罗斯经济之困,又解中国能源之乏的“安大线”工程,因日本政府的强力介入与竞争,并提出新线路、新方案而横生变数。“安大线”方案顿时搁浅。

据记者了解,俄最早提出的中俄石油管道项目是从外蒙古直接穿过来进入中国,这也是一条最近、最安全的线路,但当时中方考虑到要保住大庆这个因石油枯竭而逐渐衰落的资源型城市,从而提出让其从满洲里绕道贝加尔湖的“安大线”方案以使大庆受益,而自这个方案提出起,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便走上了漫长的不归路。

安大线与安纳线的鹬蚌之争

业内专家指出,中俄双方进行了长达9年的调查论证、谈判,耽搁的时间太久,在俄国内引起普遍质疑,未能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期抓住机遇。

但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以及其他国家出于能源多元化的安全战略考虑,俄罗斯的石油坐地起价,而万无一失的中俄石油管道项目中突然出现了日本人的身影。

中国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告诉记者,就安纳线与安大线比较,日本绝对不是从经济性考虑,虽然受到日本企业界的反对,但是在政府主导下,从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利益出发,日本仍然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工作。日本之所以反对安大线,是担心中国控制东亚能源供给权。日本目前9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中东的任何波动都会对日本的能源进口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对于能源需求的急速增加,直接影响到日本的能源传统供应基地。日本尤其担心随时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一旦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其石油补给线将全部被中国控制。如果每年能够从俄罗斯获得5000万吨石油的话,中东石油所占比例将下降至60%,这对加强日本的能源安全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获得这条管道,日本曾提出,愿意承担修建从西伯利亚安加尔斯克到太平洋港口城市纳霍德卡之间长达4000公里的输油管道的全部50亿美元成本。

特别是2003年以来,日本政府为了加强同中国竞争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一再派出重量级人物出访俄罗斯,并利用十分优惠的条件,迫使俄罗斯政府和有关方面改变已经基本确定的、首先建设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输送管道计划。

而俄罗斯“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董事长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被捕事件,因对安大线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使俄罗斯国内支持安大线的呼声基本被支持安纳线的呼声淹没。

至此,在角力俄罗斯石油管道走向方面,作为后来者的日本似乎胜券在握。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