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捉襟见肘,煤炭需求舍近求远
更新日期:2004-7-13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凤凰卫视7月12日消息 据香港商报报道,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社会库存逐月下降,至4月末已经跌破警戒线——1亿吨,下降到9800万吨,是近20年来的最低值。这意味着,煤炭市场已经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供应开始紧张,而煤炭运输价格这时也不失时机的大幅上扬。虽然国际煤炭海运市场价格也在上涨,但比起中国的煤炭来,其价格仍有十分的优势。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与煤炭供需较为平衡的2002年初相比,秦皇岛至广州3万-4万吨船舶煤炭运输的市场价格涨幅达到100%?135%,至上海2万吨左右船舶煤炭运输的市场价格涨幅更是高达200%?300%。
5月上旬,全国多数地区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出现急速上涨冲高过程,并创造出了新的历史高点。此间秦皇岛地区主要动力煤品种——山西优质原煤的港口现货平仓价格一度上涨到超乎人们想象的450元-460元。如果加上运输费用,这些原煤到达上海和广东的价格将是540元?560元/吨和560元?590元/吨。这是企业难以接受的价格。
沪企热衷进口国外煤炭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一些企业选择进口煤炭来缓解目前面临的国内高价煤炭。据了解,仅2003年一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就从澳大利亚等地进口了119.7万吨煤炭,比2002年增加了86.6万吨。
尽管宝钢方面认为进口这么多煤炭是因为钢铁产量的增多和炼钢工艺需要国外品质优良的原料。事实上,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价格也比国内煤炭价格低廉。
从数据来看,去年年初15万吨?20万吨的国际干散货船的租用费用是1.5万-2万美元/天,即使和2002年国内的煤炭运输价格相比也较为便宜。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类似宝钢这样的大企业需要舍近求远了。
其实,目前欧洲现货市场含运费的煤炭价格已高达71美元/吨,上涨幅度为20年来之最,单价创近10年新高。与此同时,国际干散货船的租用费用也急剧上升,15万吨?20万吨货船租用费已经涨至约10万美元/天。尽管如此,企业并没有放弃从国外进口煤炭,今年1月份上海口岸进口煤炭主要来自加拿大、越南和俄罗斯。在企业看来,即使国际航运的运费已经提高了,但是比起国内煤炭繁复的运输方式,还是要合算。
未来煤炭运输更困难
据了解,由于国外的采矿工艺比国内的先进,因此实际上国外煤炭在未装船之前的价格就比国内低。再加上国内的煤炭运输受到交通工具的限制,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再到铁路运输,即使是用航运,之前也必须通过这两种运输方式,而这两种又恰恰比航运更加昂贵。
中国煤炭运输协会办公室汪主任认为,如果煤炭在区域内超过了平均价格,那就没有竞争力可言,因此企业有权选择便宜的煤炭。
而国内在煤炭运输方面的问题也非常难解决,因为煤炭的运距是固定的。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煤矿只会越开越远,而运输也将越来越困难。北煤南调,再加上中间商的加价,价格肯定会贵。
现在仅有的解决方法是变输煤为输电,但是这只能解决电煤的运输问题,诸如钢铁等其他产业的煤炭运输媒体仍然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