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河南煤企挺进煤化工领域 成本压力须慎重应对

日期:2008-7-16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河南省国资委和发改委的消息显示,目前河南六大煤企已经全面挺进了煤化工领域。但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是电煤告急,一些地方甚至面临着拉闸限电的可能,另一方面,煤价的居高不下也让煤化工面临着成本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压力也势必会转移到下游,造成连锁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煤化工产业应该慎重。    

  郑煤集团2008年的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2008年郑煤集团推进“非煤产业分类管理,建立分层次管理体系,增强非煤产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销售收入力争突破60亿元”。    

  郑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郑煤集团一期年产100万吨尿素、10万吨三聚氢氨项目已经开工,而“天顺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甲醚项目打算10月份投产,50万吨醇氨项目规划完毕,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望投产”。    

  平煤集团也正加大煤化工领域的扩张速度。    

  平煤集团董事长陈建生在平煤集团公司会议上表示:“平煤集团以非煤产业链为纽带,加强与化工、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    

  陈建生同时表示:“积极推动蓝天化工等企业股票上市。”    

  此前,平煤集团的统计资料显示,平煤集团2007年的非煤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    

  6月2日,永煤集团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之前,双方在濮阳龙宇煤化工合作国内首套粉煤加压气化装置。    

  早在5月6日,永煤集团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聚甲醛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总体规划年产10万吨,总投资37亿元。其中一期拟建成年产2万吨,总投资8亿元。    

  “其实河南的煤炭企业发展也都比较相似,从行业老大平煤开始,一直到鹤煤、焦煤,几乎都是在走这条路,只是看每个公司走的时间长短而已。”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教授如此表示。    

  此前,鹤煤集团与中原大化集团组建了河南中原煤化集团。组建后的河南中原煤化集团属河南省直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4.48亿元,按照以煤炭为主着重发展煤炭―煤化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以天然气为主着重发展合成氨―尿素―复合肥等产业链进行煤化工规模化运作。    

  而义煤集团还与山西海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鼎浩能源有限公司、临汾市海姿运输有限公司协议合作组建山西义鸣煤化工有限公司,四方预算总投资11.5亿元人民币,经营煤炭、煤化工及相关产品,形成年产煤炭90万吨的矿井、年产甲醇20万吨、年产二甲醚15万吨的规模,在该项目中,义煤集团持股35%。    

  与此同时,焦煤集团10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和原有的20万吨烧碱、15万吨聚氯乙烯、4万吨三氯氢硅等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煤―电―化产业链条,“多元化发展是焦煤集团的一个战略。”焦煤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在目前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煤化工其实是企业的一种内耗。”上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表示。    

  而一位煤炭公司的负责人直接指出,目前煤炭紧缺,煤价一直持续高位,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煤炭企业自己搞的煤化工消耗了煤炭资源。    

  “现在有一些煤炭企业的煤化工消耗的煤炭甚至超过了煤炭资产量的30%以上甚至更多。”上述煤炭公司的人士同时表示。    

  “今年原料的上涨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只要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就引起了连锁反应,在煤炭价格如此高位的情况下,应该研究如何保证资源性产品的有效利用,避免引起上下游环节上的恶性循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如是表示。 

背景链接: 
    河南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到,立足于煤炭转化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有竞争力的4大产业链: 

  一是甲醇—烯烃产业链。以煤制甲醇为原料,引进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UOP公司甲醇制乙烯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等下游加工产品,形成甲醇—烯烃煤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40万吨丙烯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消耗甲醇160万吨,转化煤炭约4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二是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采用羰基合成制醋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等新技术,重点发展醋酸、醋酐、醋酸乙烯、二甲醚、甲醛、聚甲醛、脲醛树脂、EVA树脂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70万吨醋酸和醋酐、130万吨二甲醚、138万吨甲醛和37万吨聚甲醛等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消耗甲醇约380万吨,转化煤炭76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33亿元。 

  三是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以大型捣固焦生产为基础,实现煤焦油、焦炉气等副产品的集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针状焦、煤焦油苯品、酚、萘等深加工品,形成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8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65亿元。 

  四是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着力抓好骨干氮肥企业合成氨生产原料本地化及动力结构调整改造。重点发展合成氨、尿素及三聚氰胺、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85万吨合成氨、132万吨尿素和26万吨三聚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的生产能力,转化煤炭11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102亿元。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