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价格“倒挂”——氯碱企业开工情况严峻
日期:2008-8-7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开工率——近期国内PVC市场引人关注的焦点,企业装置降低负荷甚至停产的范围有所扩大。山东的PVC装置开工情况最为严峻,已知的停产企业达到4-5家,其中位于山东西南部的一家氯碱企业表示将停车约1个月,但后续开车的时间尚无法确定。近期山东地区处于检修阶段的企业约为1-2家,其中青岛海晶已定于本月16日至26日停车检修10天。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山东PVC装置平均开工率甚至不足50%。河北地区PVC企业停产情况也相对较为严重,原料运输受奥运限行的影响比较突出。目前据了解,宝硕停车检修15天,预计本月底开车。而河南地区虽然原料供应尚能维持,但原料成本高涨已经大大压缩企业的利润,进而造成企业采取降低负荷以减小损失。西北地区PVC企业总体开工情况相对较好,而四川地区的部分PVC企业因电石供应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开工率仅维持在70%左右。
从目前国内PVC企业开工率的状况分析,主要因素还是电石价格不断上涨,大幅压缩PVC的利润空间,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目前山东电石送到价格在4700-4750元/吨,江苏电石送到价格在4800元/吨,浙江电石送到价格在4700元/吨,河南电石送到价格略低,约为4500-4550元/吨。以目前的电石送到价格计算PVC成本,与PVC市场价格相比,企业的利润微乎其微,甚至处于亏本经营的情况。而从远期分析,电石成本也处于不断升高的趋势中,运输、限电等短期因素虽然可能在奥运后有所缓解,但电石产能的释放将抵消多大程度的刚性成本支撑也仍然是个疑问。
除了电石带来的成本压力之外,山东等地的大规模限电也是制约氯碱企业开工的另一因素。山东电网近日最大电力缺口达1022万千瓦,接近全省电力需求的1/3,山东遭遇了10年不遇的“电荒”。山东省已进行了今年以来第二次省内大范围限电。众所周知的资源大省山西省同样也在闹电荒。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报告显示,由于电煤严重短缺,山西省电力缺口已经突破460万千瓦。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指出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高耗能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同时还表示,地方政府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实施标准。
就在几乎所有氯碱产品的生产原料都处于上涨的趋势下,近期烧碱、PVC的价格却出现了显著的下滑,成本和价格的变化趋势发生了“倒挂”。在一次能源价格膨胀的背景下,氯碱企业的成本压力显然在所难免,而下游行业的需求萎缩又使得上涨的成本无法转移。有业内人士坦言,今年下半年国内氯碱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布局也将增加企业的比较优势。我们甚至可以听见,行业整合的脚步也越来越近。(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