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景气度下降 资源紧张挑战企业生存发展
日期:2008-10-7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化石资源日益走向枯竭,而以之为基础的化工企业由此正面临一场大风暴。全球最大的涂料公司阿克苏诺贝尔的首席执行官魏思瀚(Hans Wijers)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化工企业必须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它们能否生存下去的“试金石”。
“资源匮乏是化工行业现今的重大挑战之一。由于世界上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减少,而新兴市场的迅猛经济增长却把资源需求和价格推向了新高,化工行业正面对一场大风暴。依靠原料为生的企业只有把业务变成一个高度可持续性的格局才能继续生存。”魏思瀚说。
“绝不能低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他预计,到2050年,全球GDP将增长5倍,产生超过10亿名中产阶级人士,这会令世界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激增。此外,预计到2035年“金砖四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六国组织(G6)国家。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目前主要资源如石油、水、土地和其它原料的缺乏将会日益严重。
然而,化工企业制造的产品却很大程度上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这些产品将用于生产成千上万的日常用品。降低化工行业对稀有资源的依赖性,就意味着整个制造业将可降低投入成本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为稀缺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化工行业通常被视为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是,通过更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因巨大人口转变所带来的机会。在这个竞争舞台上的成功者将是那些使用更少的资源,同时又能提高产出的企业。”魏思瀚说。
在他看来,一些行业领导者早已未雨绸缪,采用了新的风险评估准则对所有的投资决策进行评估。例如,对所有投资决策,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都必须考虑在内并给予同等重视。而全球性的、更有效的碳排放贸易体制的引入将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此外,环境污染不应只测算碳排放量,还必须考虑水、土地、能源和原料使用等其它标准。
“化工行业最大的增长驱动力将是更多可持续产品的开发。在这方面远远领先的企业未来将拥有显而易见的竞争优势。这是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将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试金石’。”魏思瀚说。
他同时指出,“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也要为此而改变。政府需要创造一个健全的监管体制,确保私营企业的投资在10至20年内取得回报。同样道理,投资业界需要支持企业的长线投资,尽管此等举措有时会对短期回报带来影响。”
新闻链接:
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统计显示,今年9月,石化产品价格走势存在一定差异,工业用石化产品价格总体走低,而农用石化产品价格仍保持小幅上涨。分析师杨青认为,石油价格大幅下降后,供求关系将成为影响近期石化产品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低迷,意味着近期石化产品价格仍保持弱势运行的态势。
上个月工业用石化产品价格以降为主,个别品种小幅反弹。数据显示,36个大中城市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平均价格分别为1.4108万元/吨、1.3298万元/吨、8167元/吨、1.201万元/吨。与9月上旬相比,高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价格分别下降0.70%、1.10%、1.71%、0.64%;与上月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04%、2.64%、4.90%、1.34%。
纯碱和氯碱行业景气不再。下半年全国纯碱行业约有170万吨产能释放,而纯碱下游行业房地产等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也将致使需求下滑,预计下半年纯碱价格压力较大,预计价格将维持继续下降趋势。
原油价格下跌缓解了合成纤维行业部分成本压力,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低迷,目前粘胶纤维市场处与弱平衡之中。
国联证券分析师表示,受油价反弹影响,主要石化类产品乙烯、聚乙烯、丙稀聚丙烯等都在9月份最后一周出现一定程度反弹。但是受制于需求下降的强大压力,这种反弹只对价格走势产生了很小干扰,石化产品的弱势格局在近期难以扭转。农化产品中,氮肥、钾肥、磷肥纷纷下跌,草甘膦产品已从厚利进入到微利,相关生产企业利润下滑在所难免。
中信建投分析师日前也认为,油价下跌趋势短期难改,2008年全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很大程度存在负增长的可能,油价下跌不利基础化工盈利。不过,化工新材料靠近化工产业链下端,与石油价格传导效应相对较弱,因此化工新材料行业盈利状况表现出相对独立的运行特征,油价下跌有利化工新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