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欲出台文件规范地方政府自主下调电价
日期:2008-12-23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经济转淡后,全国电力需求出现急速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发电量同比下降超过7%,各地用电量下滑趋势也在持续恶化。近期,内蒙古等部分地方政府为拉动用电需求而降低工业电价,对此,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对地方降电价的行为将进行规范,且相关文件将于近期出台。业内人士称,这将使得全国电价下调的预期降低。
拉动需求各地纷降电价
自9月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增幅创下3.4%新低后,10月单月发电量首次出现4%的负增长,单月全国社会用电量也同比出现2.2%的负增长,11月发电量同比下降超过7%。山西、湖南、内蒙古、贵州、云南等高耗能产业集中的省区,用电量同比降幅均在两位数以上。电力需求的下降使发电企业折旧和还贷等财务成本的压力很大,因此,为保证电量回升、延缓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各地政府纷纷以降价措施来拉动需求。11月17日,内蒙古最先决定下调工业用电电价,将铁合金、多晶硅等7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用电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度下浮0.08元;黑色金属冶炼、有色冶金及深加工企业下浮0.045元。这次下调也被市场人士看做是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探路之举。此举一出,其他各省区也纷纷效仿,宁夏、云南政府在不久之后也相继下调了工业电价0.03元/度、0.06元/度,以在经济增长放缓和下游需求萎缩的背景下,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据了解,这些省区的优惠电价政策中,基本都采用多方共同承担的方式降低电价。其中,不少地区的电网和煤炭企业承担的比重相近,要略高于发电企业承担的比重,原因是发电企业今年以来由于成本高涨依旧承担着亏损压力。此外,各地政府还依据具体情况对当地重工业企业实行减税减费等政策,以保证经济稳定。
不利节能发改委欲规范
昨日有消息传出,对以上地方政府的自主降价行为,发改委近期将出台一份文件进行规范。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该文件认为,地方自行降价的行为打乱了国家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的连续性,也会加大发电企业的亏损面。
国家电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国家监管部门也觉得比较为难,“一方面地方降价确实存在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跟国家的政策相抵触。所以国家还是会对这些行为进行规范,但会留一个口子,不会"一刀切"。”
他透露,为了补充重工业用电需求不足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将加大电力直供试点。2008年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开了2007年度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标准,要求以此为基础,开展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和“主辅分离”工作;同时健全财务会计和电力负荷统计制度,为实施新的输配电价机制做好准备。输配电价的出台,将成为进一步推广直供电的基础。
销售电价下调预期减弱
此前,因用电需求和电煤价格的下调,市场上预期电价已存在下调空间。据了解,电煤价格已从七八月份的价格高点下跌超过了50%。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若对各地方政府的自主降价行为进行规范,销售电价的下调可能性就变得更小了。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全国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2元,而销售电价不变。随着上网电价的上调,销售电价按兵不动,输电环节两头受到挤压,电网维护需要刚性成本,上调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便存在其可能。此后,国家发改委内部屡次讨论上调销售电价的方案。12月中旬召开的国家发改委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完善煤电联动机制,并适时提高销售电价”。分析师指出,这一表态意味着,目前销售电价下调的可能性很小。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这份文件,便使得电价下调的预期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