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金融危机传导至重工业 明年三季度或将实现复苏

日期:2008-12-24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继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经济下滑传导至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重工业部门。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金融企业,下称“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已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且降幅有所加大。财政部表示,从总体上看,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 

重工业利润降幅加大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国有企业的这两个经营指标从8月份开始都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 
  营业收入方面,前11个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0891.6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1~10月下降3.1个百分点。1~8月、1~9月和1~10月这一增速分别为26.1%、25.0%和23.4%,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 
  企业实现利润方面,同样如此。1~11月,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1994.4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比1~10月加大7.4个百分点。1~8月、1~9月和1~10月利润增速分别为-1.3%、-2.9%和-8.3%。 
  从行业来看,进入三季度以来,电力、有色、汽车等主要行业实现利润降幅均呈继续加大趋势。 
  发电企业亏损继续增加,电网企业利润降幅有所减小;交通行业利润降幅进一步加大,航空企业亏损额继续增加。 
  石油行业利润降幅加大,石化行业利润继续显著下降;钢铁行业利润本年度首次出现下降,有色行业利润降幅继续加大;汽车行业实现利润连续三个月下降,建材行业利润增幅连续八个月回落。 

高库存降低下游需求 
  “重工业的下滑慢于轻工业,但是金融危机从轻工业传导至重工业比想象中快很多。”经济学家沈明高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轻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到11%时,重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仍保持在13%以上。但是到了10月份重工业开始出现了全面下滑的态势,工业增加值增速10月份下滑至7.3%这一低点,11月份又降到3.4%。 
  沈明高判断,轻工业的下滑导致对重工业上游产业的需求减少,上游企业和流通企业消化库存是此次国有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此前在原材料价格高涨时不少上游企业和流通企业都储存了大量的存货,流通环节消化存货直接导致了对上游企业的需求的减少。 
  此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财经》年会上表示,中国的实体经济正处在调整和消化库存阶段,很多产业、企业的库存调整压力超过正常,这个阶段经济指标下滑尚属正常,不必惊慌。 

或先于民营企业复苏 
  但是专家们认为,由于此次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部分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水泥的重工业企业产品需求较大,预计国有企业将先于民营企业部门复苏。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此前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用途和方向,近一半投资(1.8万亿)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 
  沈明高据此认为,“国有企业在经历了明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低谷之后,预计到三季度将开始实现复苏。” 
  沈明高分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作用,作为上游产业的重工业复苏将快于轻工业等下游产业。上游企业的复苏对投资增长有帮助,但是否能够抵消下游企业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要看投资在明年的经济增长中的比重。 

央企寻“过冬”之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身利润的快速下滑,稳健经营被众央企放在了首位。 
  早在今年的4月24日、7月22日和11月11日,国资委曾连续三次召开视频会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反复地要求各中央企业积极采取“过紧日子”、“准备过冬”的措施。 
  按照国资委的上述要求,央企立即开始了增收减支的工作,武钢集团领导班子一度带头减薪50%。 
  最近两周,国资委安排了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国资委网站的在线访谈活动,“现金为王”被多数中央企业负责人认为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中国五矿集团的党组书记、总裁周中枢在参加上述活动时甚至认为,“经营上一定要注意现金流,这时候现金为王,而不是利润。” 
  对于航空、电力等高负债率企业来说,短期之内的资金问题较为紧张,虽未到危险的程度,但企业已经在积极同金融机构搞好关系,以供不时之需。 
  一位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整体的资金情况还没有到十分危急的时候,但作为金融机构的大客户,集团趁着利率放松的机会,正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努力降低财务费用,千方百计提高还贷能力,努力维持良好信用。 
  而在央企利润下滑的重灾区,电力和石油企业从年初开始就积极调整了企业战略。 
  实施煤电联营成为五大电力集团首选的抗风险举措。在今年电力行业全面亏损的大势下,唯有电、煤双重发展的华能集团“笑到最后”。因此,另四大集团也加快了煤电联营步伐,同时强化了对新能源领域的“抢滩”。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