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谈判再次升级 能源价格上涨信号将传递下游
日期:2009-4-13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连续五周下降,较今年库存最高时已下降52%。煤炭库存的异变显示着煤炭需求开始转向供不应求,使得刚刚有所转机的煤电价格谈判再次升级。
据悉,4月10日神华集团和大同集团联合提高了重点电煤合同价格至540元-550元/吨,比去年约460元/吨的合同价上涨近20%,此前煤炭方面曾打算合同价上涨8%。而因秦皇岛库存紧张,两煤炭公司于4月15日前停止市场煤炭的销售。
有煤炭行业人士认为,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回暖的政策,中小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加上南方经济恢复,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地区用电量和煤炭需求均反弹。但电力系统人士认为,目前经济并没有明显反弹,用电量3月份虽然同比2月份有所增长,但与两会期间地方政府业绩工程有关,而煤炭库存降低,主要是因山西省小煤窑春节前关闭后,大部分并没有恢复生产,加上大煤矿限产,从而造成产量大幅下降引发的供求回暖假象。“而且库存回暖主要发生在秦皇岛,在别的港口并不明显,因为秦皇岛港主要是走山西煤,可见山西省对煤炭供求关系的控制能力。”一电力集团高层说。
前一阶段煤炭市场的低迷使得电力企业渐渐占据上风,业内盛传国家发改委甚至计划出台一个折中的电煤价格指导方案。但目前煤炭形势突变,煤炭企业极力反对,使得国家发改委再次陷入两难境地。
据了解,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多数比较认同煤价上涨4%的折中价格方案。
“2008年的煤价涨幅已经达到40%,虽然国家两次调整电价,但仅能消化70元/吨左右的煤价,过高的煤价导致发电全行业严重亏损,如果煤价再大幅涨,发电企业的亏损势必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对整个发电行业将造成灾难性后果。”一发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适当时候必然要出台政策,电力行业作为基础行业,价格受控于政府,其行业特点要求其供电稳定性,和煤炭供应、煤炭价格的稳定性,无法完全与市场接轨。
但另有专家认为,今年市场煤炭价格水平大大低于去年同期,同时电力对煤炭价格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2008年国家两次调高了上网电价。按照上网电价调整的平均值,参照“煤电联动”政策,经过两次电价调整之后,电力生产企业对煤炭价格上涨的平均承受能力至少应该增加80-100元/吨以上。李学刚指出,政府应该从探索改变不适应能源产品市场化进程的管理体制入手,而不是简单地使用价格干预措施。否则,必然会产生诸多遗留问题,甚至陷于被动,使政府公信力受损。
据从消息人士处了解,目前政府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的可能性较大。一电力集团负责人认为,煤电联动在煤价连年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对缓解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煤电联动政策,使得能源价格上涨信号传递到下游,稀缺资源的价值得到体现,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但是煤电联动政策也有其局限性,在没有制定完善的调控能源价格措施的条件下,煤炭价格无序大幅上涨并通过涨电价方式传递给下游,会给下游产业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