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3-17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介绍,截至2008年底,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42平方米,农村人口数为7.2亿,测算得到农村建筑住房面积为233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60%左右。目前农村民居大部分还是砖瓦房,面临着把砖瓦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善居住环境的需要。目前2.2亿户农村居民中,约有1985万户有新建住房要求。根据现有新建住房要求农户的总量,按建材下乡拉动每个农户10万元消费计算,即使有5%的家庭进行住房的改、装、建,即可拉动近千亿元的建材消费。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异型材及门窗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存吉认为,建材下乡将能促进塑料建材产品由东部向西部、由城市向农村的均衡良性发展。而对环保产品进行补贴的政策,也会促进行业洗牌力度,加速行业整合,抑制非节能环保建材的无序扩张。从这点来看,建材下乡是与结构调整的步伐相一致的。
也有专家表示,即使没被列入补贴目录,化工行业仍将从建材下乡中获益不少。曾在2009年参加过建材下乡建议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工作的秦占学说:“因为建材涉及到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如果补贴产品太多了,在操作和资金上的难度太大。最终结果可能只会补贴几种基础建筑材料。但建材下乡一旦实施,对大到塑料管道、塑钢门窗、涂料,小到防水材料、黏合剂、装饰材料等化工产品的拉动作用都会很大。因为对百姓来讲,房子建好后没有配套化工材料是难以居住的。”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副理事长孙志军也认为,无论能否把塑料管道列入下乡补贴目录,塑料管道行业都会受惠于这一政策的拉动。“塑料管材在农村已经具有较高的使用率,现在我国PVC管道30%左右都销往农村。农民在建房屋时,必然会用塑料管道来做上水和排水设施。如果列入目录的品牌能够起到好的示范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在农村塑料管道市场鱼龙混杂的格局。”
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建材下乡也毫无疑问地打上了环保、低碳的烙印。有人担心,建材下乡会减缓落后产能的淘汰,拉动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增长。对此,秦占学表示,按照下乡产品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材下乡具体的产品补贴目录。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会对相关产品的能耗、环保情况进行严格的评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工艺落后企业的产品是不会被列入下乡范围的。而低能耗、工艺先进的产品则会受到扶持,并从中受益。同时国家还正在推广全国低碳建材产品评估。
“建材下乡要求的‘低碳环保’有两层含义。”秦占学分析说:“首先,用于下乡的产品本身必须符合环保、节能、低碳的要求;其次,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该是低碳、节能的,国家设计建材下乡的初衷显然是不希望拉动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行业或企业的。”
王存吉也表示:“塑钢门窗下乡主要取代的产品就是铝合金门窗,这种取代将带来巨大的碳减排效应。从初始原料算起,生产1吨塑料异型材能比生产1吨铝型材节约用电10000千瓦时左右。按每千瓦时用煤0.36千克计算,每生产1吨塑料异型材要比铝型材少排放二氧化碳9.43吨。如果每年农村建筑中2/5用塑钢门窗替代铝合金窗,即可节煤3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430万吨。另外在使用中,塑钢门窗也要比铝合金门窗节约制冷、采暖能耗30%以上。”
“对于生产和使用都符合低碳要求的‘双低碳’产品,我们特别支持进入农村市场。”秦占学说,中国建材流通协会正准备和国家检测认证中心联合开展全国低碳建材产品评估。评估对象包括产品本身和生产产品的企业。据了解,这次评估的标准将直接与碳排放挂钩,在考察企业销售产值和碳排量比率的同时,也会把污染等环保指标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