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供应资源充足 价格攀高造成两碱企业成本压力
日期:2010-5-11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今年以来,山东省内原盐价格一路飙升,每月创出新高,由去年底的12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80-190元∕吨。由于原盐是纯碱和烧碱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1吨“两碱”产品需耗原盐约1.55吨。原盐市场的变化无疑会造成“两碱”行业的连锁反应。由于金融危机前的经济过热,加之受“延长产业链”理念的影响,原盐、造纸、氧化铝、纺织、煤矿、电厂等企业纷纷新上氯碱装置,山东省内氯碱产能由2005年的320万吨∕年猛增到目前的730万吨∕年,表面上造成了原盐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山东氯碱行业自2008下半年以来烧碱生产装置一直在60%左右低负荷运行,相关的耗氯产品聚氯乙烯的开工率仅有30%左右,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尽管烧碱产能平均年增幅为30%,而产量没有明显增长。山东是两碱主要原料原盐的产量大省,2009年又是原盐的丰收年,烧碱和纯碱目前的生产、销售形势不足以造成原盐短缺和价格飞涨。
山东海化集团公司是国内纯碱行业的龙头企业,总产能达到300万吨/年,今年1月份原盐价格只有120元/吨,到4月份就上涨了65%,使得纯碱成本增加90元∕吨,现在轻质纯碱价格1300元∕吨,重质纯碱每吨1450元,由于纯碱的生产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持平,难以盈利,海化集团今年生产计划只安排230万吨。羊口盐场年生产原盐200多万吨,全部供海化“两碱”生产。
潍坊地区是山东海盐主产区,年原盐产量在1400-1600万吨,而山东的两碱按目前生产负荷,年消耗原盐大约是1400万吨,加上烟台、东营、滨州等地的原盐产量,山东的原盐供应“两碱”还有很大的富余。原盐生产成本仅有100元/吨左右,去年以来盐价一直在120元/吨左右,由于原盐经营公司的集中收购,从今年2月份开始,原盐价格每月都上涨,目前原盐价格上涨到了180元/吨。预计目前社会上库存原盐300万吨以上,足够山东“两碱”企业三个月的用量。
今年盐价上涨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阴冷的低温天气使得盐田蒸发量减少,收盐时间推迟半月是客观原因,但原盐经营公司用开盐票、代存等方式,垄断原盐货源,对盐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原盐价格疯涨,山东氯碱企业生产几乎难以为继”。目前当地30%液体烧碱310-320元/吨,而原盐价格一涨再涨,产品价格低于成本,加之山东境内的碱氯平衡因素的影响,氯碱装置开工率不足,用盐减少30%以上,而去年原盐丰收,盐场生产成本平均只有100元∕吨,现在的盐价是人为囤积居奇、有意炒作的结果。
针对原盐价格暴涨,山东部分企业已经使用其他盐替代海盐。泰山盐化工分公司在泰安大汶口有500万吨/年地下卤水(含盐310克/升)开采装置,除自己用150万吨外,还有350万吨可以供应周边氯碱企业。地下卤水开采成本10元/吨,周边氯碱企业加上短途运费也只有30-40元/吨。济宁周边的江苏丰县和山东的泰安分别有井精盐和卤水可以作为海盐替代原料,目前周边地区的氯碱厂就已采用井精盐和卤水替代海盐。
鉴于“两碱”装置的低负荷运行和新盐上市在即,以及足够的企业和社会库存,加之井精盐和卤水的补充,因此“两碱”企业原料充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