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石化行业“十一五”期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日期:2011-1-7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围绕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广开油气资源供应渠道,利用国内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更加注重战略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大替代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全力推进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优先发展能源工业,积极实施“资源全球化、来源多元化、利用最佳化”的战略,资源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油气资源保障实现多元化发展。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内蒙古、新疆、宁夏等新锐煤炭基地强势崛起,重塑了国内能源和资源版图,并为随后兴起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化学矿山的勘探开发再立新功,新获得一批资源储量,更重要的是“大采、大卖、大出口”的旧资源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战略性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新资源观加速形成。
    5年来,国内一方面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按照“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发深海”的思路,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又获得了一批油气发现。另一方面,加快开展煤层气、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化石资源调查勘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此期间,我国能源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稳定中东、发展西非、突破里海、开拓陆运”的举措,实现了油气资源的稳定增长和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走向多元化,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初步完成。此前海路运输单一的进口格局破解,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走向多元化,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约22亿吨,到2010年增长到近32亿吨。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加速崛起,使煤炭资源在石化产业原料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磷、钾、萤石、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的勘探开发有了新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这些资源产品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战略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钾资源为例,截至2009年底,新疆、青海、内蒙古、西南地区等地探明钾盐资源储量比2001年底增长了23%,预测资源量至少是查明资源储量的2~3倍,其中柴达木盆地钾盐资源量初步估算达2.14亿吨。在钾盐的开发利用方面,钾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资源综合利用在“十一五”期间也不断走向深入,取得重大进展。勘探开发新的资源是“开源”,而资源综合利用则是“节流”,只有双轮驱动,资源保障才能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有所改善。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国家首次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限额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在这一时期被正式提出,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环保工作同样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10年底,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等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有些指标甚至提前或超额完成,资源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