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0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温家宝指出:“要提高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先进适用技术与推广应用,加强前沿科学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指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保障能源有效供给,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
那么,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战略与途径,如何打造符合现代能源体系要求的现代能源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区,能源集团、新能源产业园区如何在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2010中国能源经济论坛”上针对以上问题,业内专家进行了探讨。
推动能源发展方式变革
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靠不断增加能源消费的发展道路将难以为继,必须调整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论坛上传达了刚刚于1月7日结束的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他指出,做好“十二五”能源工作,要始终坚持把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贯穿于能源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扩大能源国际合作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深化改革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油气基地,合理布局火电,通过“上大压小”、热电联产等,实现火电优化发展。二是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风电,稳步发展太阳能,促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三是优化能源发展区域布局。统筹东中西部能源开发,建设现代能源储运体系,加强农村和民族地区能源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条件。四是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同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进一步推进能源国际大通道建设。扩大利用境外能源资源,推进能源工程服务和装备出口。加强“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鼓励能源企业参与当地的民生工程建设。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组织重大能源科技攻关,依托国家重大工程,推进能源重大装备自主化。
张国宝还表示,中国能源集团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体制改革的主体、节能减排的主体,更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石。例如,近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基本奠定。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
新能源产业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约8%。为完成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我国能源产业正加速调整结构。
与会嘉宾认为,完成非化石能源目标,关键看未来5年。目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只有8%左右,距离15%的非化石能源目标还有一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小,达到目标主要靠发展水能和核能。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说,这个目标的期限是2015年,因为大型水电站、核电站的建设工期在5年以上,所以,绝大部分非化石能源的重大工程要在2015年前开工,这样才能对实现15%产生贡献。
对于“十二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十二五”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地区经济工作要着力在以下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第一、着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着力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第三、着力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五、着力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当前,我国提出“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化”的方针,并大力规划、发展新能源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不断加强新能源产业园区品牌、标准、知识产权建设。可以说,新能源产业投资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根据地方优势吸纳优质资本,促进当地经济科学、快速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而且,对于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来说,只有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