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改成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日期:2011-6-8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根据该意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成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意见提出,要推进成品油、电和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
6月1日起,全国15省市电价上调,拉开了本年度资源性价格产品改革的序幕。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之所以在全国通胀形势尚未缓解的形势下上调电价,根本原因在于当下电荒的急迫性已经超过了短期的通胀压力。同理,如果今年下半年通胀形势有所缓解,资源性产品涨价形势紧迫,国家推进资源性价格产品改革的步伐必然加快。
《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到,今年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合理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国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无论是居民用水还是工业用水价格,都有可能在今年适时上调。由于水价改革的决定权在各地物价部门,因此上调将在不同地区分别进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2011年资源品价改要从水价开始,积极开展水价成本公开试点工作,为深化水价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并为电、气、油等资源品价改探索有效途径。
《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还指出,要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
去年,国家发改委曾就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问题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意见征求稿。该意见稿除将成品油调价间隔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外,还拟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具体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将定价权限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二是由发改委委托中介公司颁布调价通知。有消息称,有关部门已将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上报国务院,但迟迟未获批复。尽管最终方案未获批复,但调价周期缩短和减小三地变化率在市场层面上已经达成高度共识。
在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有消息称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将上调天然气出厂价格。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而我国仅相当于四分之一。我国天然气价格不及进口天然气的一半。
目前,我国陆上天然气出厂价由国家发改委根据成本加合理利润并考虑供需关系而制定,天然气管输价格也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对于地方建设的管道,经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授权,管输价格可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城市燃气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还没有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