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两化融合成为企业发展新动力 开启安全生产新思路

日期:2011-9-6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近日,由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和安全生产司共同主办的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五年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监测监控仍是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重点。
  安全监管监测是未来重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表示,基于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为主的大思路,未来监测监控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冶金等安全隐患较大的行业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生产作业环境条件的监测监控。企业将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效感知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物体的状态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作业场所、安全要素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处置,提升企业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刘九如表示,未来要建立工业系统安全可控联合实验室,针对危及工业信息系统安全的病毒等隐患,根据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模拟、验证、攻防和应对服务,提出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
  两化融合成安全生产新动力
  本次会上,徐晓兰发布了《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近50%,生产安全状况较之前相比明显好转,但是事故发生总量庞大,生产安全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化融合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确立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综合管理力度,攻坚重点行业,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取得新成效。与2005年相比,去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了49.4%,死亡人数下降37.4%,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36.6%,死亡人数下降52.8%。但需要看清的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庞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其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与自我防护能力较弱,安全管理水平低。同时,我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装备配备不足,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欠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监督、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全面覆盖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煤矿安全检查机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安委会成员单位以及指数事业单位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平台。
  同时,我国将设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和职业危害等试点工程,建立各级机构普遍适用的,能够指导企业建立或完善安全管理的业务系统、数据库和数据接口等标准规范。
  试点成功后,相关经验标准将在相关行业推广应用,并和全国各级监管监察和应急机构联网,从而实现各级机构间、相关部门间、基层监管监察机构与高危行业企业有关安全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与交换。
  最后,通过推行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有效监管和应急救援水平。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监测监控仍然是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集成化应用将成为未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大趋势,而配套服务产业将逐步走向专业化分工协作。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