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盐价波动对下游“两碱”产品影响引发储备机制探讨

更新日期:2009-5-11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当前,在中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素有全国原盐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山东寿光,正在建设6个货场,建立原盐储备机制。原盐是“两碱”工业的主要原料,作为相互依存的盐碱上下游企业,能否依靠市场储备调节实现共赢,多年来存在的产销失衡、供销失衡的矛盾能否解决?盐价的大起大落对下游“两碱”产品的价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业界人士呼吁建立原盐储备机制。
    “建立原盐储备的目的是起到杠杆作用,防止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寿光盐务局局长李献忠介绍说。盐价高了,“两碱”企业承受不了,也没有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盐价低了,盐农利益得不到保障,双方都遭受冲击。而目前制盐企业多、小、散、乱,产销大量依靠中间环节,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供不应求时哄抬盐价,产大于销时廉价倾销,形成了冲销竞销的恶性循环,造成了盐价的大起大落局面。因此,他认为,建立储备制度可使盐价涨跌维持在一个理性的空间,这是“两碱”企业、盐农、政府多方受益的好事情。 
    据了解,盐业走向市场经济后,国家储备盐制度随之取消,失去了平衡产销的调节功能。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盐业产销形势的需要,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要求创新营销模式,建立“以丰补歉、产销平衡、均衡销售、保障供应”的储备调节机制,实现盐碱企业的协调发展和共存共赢。 
    去年上半年,为应对不断飙升的盐价和供应日渐趋紧的局面,“两碱”企业专门探讨过联合起来从印度进口工业盐,建立储备作为“储水池”,免去企业原料货紧价扬之忧。 
    由此看来,建立原盐储备应该受到“两碱”企业的欢迎。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储备将会给市场带来影响,抬高市场价格。”连云港碱厂工业盐采购经理罗培中、山东氯碱协会秘书长赵仲年这样告诉记者。他们认为,只要一储备,“两碱”用盐的价格就会被抬高,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赵仲年认为,储备从理论上讲可以,但实际操作起来不现实。
    “没有必要储备。”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经理助理王茂生说。他介绍,现在井矿盐的产量也很大,我国井矿盐产量占工业盐总产量的比例已接近50%,工业盐满足“两碱”使用在量上完全有保证,而且井矿盐价格还比较适中。他们公司目前使用了部分四川的井矿盐,四川离太原1600多千米,到公司含税价格是330元/吨。山东离太原500千米,海盐到公司价格是325元/吨,每吨还要再加70元的盐水处理费用,井矿盐在价格上比海盐还有优势。 
    王茂生还认为,制盐企业不能借储备而惜售。像在去年上半年原盐价格高涨时,开始220元/吨到厂价能买到货,后来550元/吨都不发货了,这样实质上是盐农自己害了自己。市场形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对盐厂和“两碱”企业都没好处。 
    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辉则表示,储备原盐对保障氯碱企业原料供应是有作用的,但是储备的原盐要能随行就市,否则价格超过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储备也就失去意义了。 
    潍坊盐业协会秘书长齐利民提出,盐碱企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合作原则应是“提高质量、保证供应、稳定价格”。稳定价格首先是稳定供应渠道,当前建立的储备机制能否使盐碱企业实现共赢还有待实践检验。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