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2-7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转变增长方式,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新上项目,淘汰落后产能,这是很多产能严重过剩的化工子行业“十一五”末喊得最响的口号,也是“十二五”提得最多的任务。目前,“十二五”开局之年已近尾声,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转方式的开局并不尽如人意。
电石是化工行业为数不多的列入国家层面“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范畴的产品,由此电石行业也成为化工行业调转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个行业。中国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秘书长孙伟善告诉记者,今年电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比较顺利。今年工信部确定了137.5万吨电石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比2010年淘汰任务翻了一番。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完成,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今年内多次召开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将内燃式电石炉淘汰范围从原来执行的单炉容量1.25万千伏安以下提高到2万千伏安以下。即到2015年全部淘汰2万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此举将新增淘汰落后产能1300万吨,占现有国内电石总产能的一半。
“目前淘汰企业名单已向社会公布,具体淘汰任务已落实到各地、各企业。各地政府再对淘汰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对淘汰产能的退出补偿、员工安置都出台了相应政策,预计今年137.5万吨的电石落后产能淘汰任务能如期完成。”孙伟善说。
但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行业调转效果不理想。
“今年硫酸新建项目多得不得了。”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告诉记者,“协会建议5年内不再建设新的硫酸项目,可是没有企业听,都还在建。”齐焉表示,协会在硫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原则上5年内不再新建硫黄制酸和硫铁矿制酸装置。同时淘汰10万吨以下的硫黄制酸和硫铁矿制酸装置。
“但现实情况是小的淘汰不了,大的也仍在上马。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齐焉表示,拿硫铁矿制酸来说,我国铁资源缺乏,一些小型硫铁矿企业现在活得很好,地方政府还指着它交税,怎么会去淘汰?再如硫黄制酸。沿海很多企业现在都在建大型硫黄制酸装置,主要是为了利用硫酸蒸气来发电。不让上也不行,煤炭很缺,而且价格又很贵,还不如买硫黄来发电呢。另外,贵州、湖北等地都在建设大型磷复肥装置,也都有配套的大型硫酸装置。
上述行业扩产增速超规划,多是因为这些行业今年的市场情况大都不错。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市场不景气的行业,落后产能居然也压不动。甲醇今年的行情仍然很低迷。今年国内甲醇企业开工率不足60%,但新增甲醇产能达400万~500万吨。而且,目前在建、计划2013年前建成的产能还有上千万吨,绝大部分新增产能在西北地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拖累化工行业调转工作进展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企业为圈占资源而盲目发展。化工传统行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处于行业链低端的企业来说,有多少资源企业才有多大发展天地。为获得更多的资源,企业不得不在资源地不断新建项目。韩健认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西北地区还有这么多上百万吨的大型甲醇、尿素项目兴建,原因就在于西北如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企业占得这一地区的资源就占得原料、成本等诸多优势,因此企业纷纷热衷于进入这一地区圈占资源。
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根深蒂固的GDP至上理念。齐焉指出,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淘汰落后产能不积极,就是因为淘汰了产能就减少了GDP。而除电石等少数产品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淘汰落后产能没有下明确指标,于是淘汰之说就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无关紧要。拿硫酸企业来说,今年硫酸市场行情不错,硫酸企业在地方上是一块很大的税收来源。政府指着这些企业交税,怎么能把它关停了呢?有的地方政府对前来开硫铁矿、煤矿的企业要求,只要占了我地方一块矿,就必须在当地建厂进行加工,为的就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GDP。
三是调转政策不明确。专家指出,之所以电石行业调转效果较好,就因为国家政策清晰明确、果断坚决,淘汰对象落实到每一家企业、每一台炉子,并向社会公示。而现在对其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就没有这么明确、果断的政策和指标。还有企业提出,现在能制约企业的政策无非环保标准、能耗限额、水耗限额、危险品管理法规,再加上将于明年出台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那么可否这样理解:如果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里,只要新上项目符合国家的这些标准是不是就可以大干快上?(摘录: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