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管道连全厂 实现“三废”不外排
更新日期:2008-7-30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日,记者参观山东海化集团氯碱树脂厂20万吨PVC项目,该项目副产的大量电石泥经过搅拌罐稀释,用水泵抽出后运往距此不到两公里的纯碱厂。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的海化石化分公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管道输往220万吨纯碱厂,两者结合,恰好用于替代纯碱厂生产所需要的氢氧化钙。
氯碱树脂厂生产部部长张汉友告诉记者,这种方式,既增加了纯碱生产能力,又解决了处理电石泥带来的的环境污染,每年可减少石灰石消耗38万吨,节能2.4万吨标准煤,减少1.9亿标准立方二氧化碳排放。
纯碱、氯碱“连理”自2005年8月投产以来,该项目已经降低生产成本过亿元。而该厂在全国PVC项目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盈利,也是得益于电石泥的再次利用。
煅烧冷凝水系统热量回收改造项目每吨碱可回收蒸汽70Kg,年增效益2100余万元;利用制碱蒸氨废清液生产氯化钙工艺,创造中国制碱史上蒸氨废液不排海的先例;建设年产2000万墙体材料,年处理废渣50万吨,减少土地占用200亩……
在一张纵横交错的“海化集团生态工业暨循环经济流程图”前,集团公司常务副总孙天一拿起笔又添上两道箭头,“这是不久前实现投产的”。
有人说化工行业是“管子、罐子、泵子”的组合,而海化正是在管道串联上做起了文章,探索出一条“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公司本部148平方公里土地上,20多个公司生产的40多种产品之间,或互为原料产品,或存在能量转移,各自有联系,全部充分利用。公司每年从“三废”里“抠”出综合效益近5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集团共节约11.7万吨标准煤(以2005年为基数),预计全年COD和二氧化硫减排量分别为86吨(绝对值)和996吨(与2007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