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3-6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利润不高,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脱离实体经济,投入到炒房、炒资源、炒股等“钱生钱”的游戏中,出现了资本“脱实向虚”的倾向。为此,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此后,一系列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各地出台,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各界关注和期盼的焦点。
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的确面临诸多困境。一些实体企业在“赚快钱”的诱导下,逐步放弃了对主业的坚守。一些企业甚至把制造业作为融资平台,套取资金在资本市场逐利。这种做法使大量资源进入非生产领域,既扰乱了经济秩序,造成资源浪费和实业生产成本上升,也伤害了实业家的积极性,给调结构、转方式目标任务的完成带来了隐患。 美欧上演的一波接一波的金融和债务危机提醒我们,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虚拟经济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
石油和化工是实体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非公经济产值已占据半壁江山。现在,行业同样面临着成本高、一些领域民营资本难以介入、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做大图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委员表示,他今年带来了3个关于实体经济的提案。他认为,目前石化行业上游的采油、炼油企业日子还比较好过,下游的化工实体经济困难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由于资源垄断导致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二是市场方面,外部环境动荡、复杂导致出口面临很大压力,而成长性好的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三是企业的融资难且成本高,资金投向出现“脱实向虚”。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委员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化工实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问题,我们不能再走污染大、技术含量低的道路。如何巩固现有实体经济的规模,同时实现产业升级?贾承造委员认为,可以向德国、日本学习,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此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王基铭委员也持同样的观点,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国有企业,都应该加快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更多的精力不应放在做大上,而是应该放在做强上。”王基铭说。
朱建民还提出,国家应该对垄断行业的高额利润进行指导,形成合理的利润分配格局。同时银行贷款也应该有所倾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应该执行基准利率甚至下浮;对国家不支持的如高耗能、高污染的实体经济,则应该增加其信贷成本。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带来了不少建议。如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引导国企调整产业布局,把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发展空间尽量留给民间投资主体。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应对高成本,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