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日期:2012-3-28 来源:中国政府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针对近年来全国化工事故多发问题,3月27日,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加强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如果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事故。通过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健全完善六大体系
安全发展战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框架,现在初步考虑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六大体系,从而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这个也是“十二五”时期当时所规划的一些安全生产的任务。
第一,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的能力。
第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只有科技进步了,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支撑能力才会牢固。
第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真正做到企业依法经营,政府部门依法监管。
第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出了事故,最快地进行反应,而且采取最有效的处置方式,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同时要减少由于事故发生之后引起的一些社会动荡,包括有效地引导舆论。
第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最终根本实现安全生产状况好转,依靠全社会都强化安全意识,都具有事故防范的能力。所以进一步完善这六大体系,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应该是我们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整个工作体系。
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和职业病防治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既要通过有效监管来防范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监管来治理职业危害,从而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我们既要抓好安全生产的监管,也要抓好职业病的防治。
去年年底,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发布实施,理顺了职业病预防、治疗、保险等环节的部门工作职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牵头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加。
重点工作有这么几个方面:一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按规定理顺地方各级安监、卫生、社保等部门职责,切实抓好生产经营过程监管。二要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加强对粉尘、高温、高毒物质等职业危害的监测检测。三要严格落实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大现场预防性整治力度,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四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患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切实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维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把措施落实到位以改善生产状况
下一步在危化品监管上主要采取这样几项措施:第一,认真落实危化品安全监管条例,这是新修订的一个法规,依法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起危化品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抓好现状的普查评估,从而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创造很好的基础。
第二,科学规划化工园区,加强统一管理。现在各地都在规划建设化工园区,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很好。关键是如何优化化工园区建设的规划,能够使得布局合理,而且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健全完善。
第三,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危化企业的搬迁。这些企业很多是比较老了,管路年久失修,存在很多隐患和漏洞,一旦发生泄漏以后影响到周边的居民,几万人、十几万人进行撤离,所以影响很大,要加快搬迁,才能消除重大危险源。
第四,要加强地下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监管,特别是一些管路的安全监管,尤其是城市地下危化品管路的监管监测,防止出现由于盲目施工、开挖而把管路损害,造成泄漏,这个问题一定要防范。
第五,继续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同时要加强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管理,防范“三超一改”行为,有效遏制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方面的事故。如果能够真正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危化品的安全状况也会有明显改善。
目标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在这当中,我们应该坚持四条原则,这四条原则也是去年国务院40号文件所提出来的。第一,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效益、质量和安全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安全发展,所以这个原则必须要坚持。
第二,坚持依法治安,综合治理。就是要依靠法制,要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要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使企业都能够依法生产经营,政府部门依法进行监管,形成一个安全生产的法制秩序,就可以保证安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三,坚持突出预防,落实责任。安全发展首先要防范事故,要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出了事故以后要积极有效应对,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所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而且要落实好方方面面的责任,重要的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的监管责任、属地管理的责任。
第四,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实现安全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要通过科技进步,运用科技成果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安全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来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高人们防范事故的能力。
终极目标就是要构建安全保障型的社会。从长远目标,我们到2020年,要实现国务院所确定的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这样一个目标。中期目标就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好转,实现“十二五”规划当中规定的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近期,就是要立足于当前,立足于今年,使整个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巩固发展。只有这样一步一步的推进,才能确保安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