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力保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日期:2012-6-6 来源:中国工业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趋缓态势。今年头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应对。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特别是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性重任,党中央再次重申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仅体现了当前稳增长促发展的工作重心,也充分体现了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战略考虑。
  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工业发展带动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促进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以预见的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长期不会改变。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由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从长远来看,这对于适应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的客观需要,应对全球化深刻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201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达到24.3亿吨油当量(35.37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0.3%,超过美国的19%,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在世界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粗放进出口模式代价越来越高。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非简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老路。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质是要走出一条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转变;以与信息化融合为主要途径、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以清洁安全和集约增长为内在要求、实现绿色发展;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注重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传统生产方式以分工分业、规模经济、批量生产为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以产业融合、网络制造、柔性生产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转变,这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管理变革,促进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推动工业化在更高水平上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这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