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2-22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中海油筹谋规划的年生产能力近3000万吨的大炼化梦想正在黄三角落地。中海油目前已完成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中海油物流园区一期工程立项。中海油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包括100万方原油、燃料油储备库和14万方成品油罐区及13万平方米堆场项目;此外,还包括在东营港新建2×5万吨级、2×5千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及配套附属设施。据东营市官员介绍,一期项目概算投资近24.5亿元。
这只是中海油与东营市签署的《东营港码头库区工程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中的其中部分合作项目,根据合作协议,中海油目前已完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预可研初稿,当地官员表示,东营市和中海油将合作推进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一体化项目进入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
据协议,中海油还将规划中海油工业园,建设千万吨大炼油项目和百万吨乙烯项目,配套建设25万吨级“岛式”油码头,打造炼化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以及渤海油田专业服务和海洋工程基地。
在去年9月无偿受让潍坊市国资委持有的山东海化集团51%控股权之后,中海油承诺,在今后两年时间内投资100亿元,把山东海化集团的炼油加工能力扩大至800万吨,在盐化工方面,建设45万吨氯碱、25万吨联合法PVC等项目。
中海油将在潍坊市新建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并配套建设盐化工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达400亿元。中海油上述两个项目均位于潍坊市滨海区,其中,新建千万吨级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所需2000亩土地已经预留,并已实现五通一平。
据了解,东营、潍坊市滨海区,也是黄三角大开发中四大临港产业区中的两个,均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列为支柱产业。
实际上,中海油得以顺利推进黄三角大化工梦想,有赖于此前与山东省政府结下的良好姻缘。
中海油渤海湾油田2000万吨的采油没有下游炼化市场,与山东省4000万吨地方炼化能力而配额供给仅占10%。互补双赢,让双方于2008年1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协议,中海油将在山东省投资建设港口、码头、整编地方炼油企业、发展石油化工、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
山东省政府更是将加强与中海油的合作写入“黄三角”发展规划。加上此前中海油收入囊中的规模超500万吨的山东地炼龙头——利华益集团,中海油在山东黄三角区域的原油加工能力将近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