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19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孙爽 吴可仲 | 在线收藏 |
---|
中国氯碱网11月19日讯 11月4—6日,由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中国氯碱网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氯碱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就宏观形势、原料供应、聚焦中国、可持续发展等六大主题,并结合当前世界氯碱行业形势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文雷在开幕会致辞中指出,中国氯碱行业经历了八十余载的变革与成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中国氯碱工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球业界的关注。加强国内外氯碱企业的沟通、交流,将有助于全球氯碱行业的和谐共赢、低碳发展。
世界氯协会执行董事Alistair Steel在发言中指出,欧洲氯碱行业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遭遇到了严重打击,目前欧洲氯碱生产企业继续投资产能转化项目,行业也在慢慢恢复。整体来看,世界氯碱行业现在已经在复苏,但是不同的地区复苏的速度不一。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未来能源供给可能会越来越受限制,因此,氯碱行业必须要不断的调整。
对于中国氯碱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当前中国氯碱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行业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源、能源价格上涨,氯碱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行业发展已由快速规模扩张步入了调整时期。
当前,“以碱补氯”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所下滑。李军表示,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压力,生产企业正力图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氯碱行业能够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行业还做了其他的一些有益探索,比如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水平。另外,行业园区化模式不断提高,企业间兼并重组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美国三广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为民针对东北亚烧碱贸易格局分析道,东北亚是全球最大的烧碱供应和消费地区,是世界烧碱市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并对整个亚太地区,以及北美西海岸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石为民指出,东北亚各个烧碱产区都是出口地区,国际贸易对烧碱非常重要。目前,东北亚现货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大陆,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东南亚、印度和北美西岸等地。其中,澳大利亚由于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需要从东北亚地区进口大量烧碱,以满足炼铝行业需求。石为民同时强调,未来美国氯碱成本优势明显,而中国、韩国等产能也在逐步扩增,东北亚的烧碱贸易格局竞争将会加剧。
与此同时,来自ICIS的市场编辑Feliana Widjaja女士针对亚洲乙烯基市场做了概述,她表示,亚洲EDC市场需求基本比较平稳,“可以看出,EDC市场需求将会增长3%到4%,这是未来三年的情况。开工率自今年开始,增长情况将一直持续到2015年”,Feliana Widjaja说道,亚洲EDC的市场格局是产大于需,所以说在未来几年EDC出口量仍然会是很大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到来,印度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氯碱市场之一。在本次会议上印度Finolex公司总经理Rajesh Deshpande表示,目前印度PVC国内市场供应为125万吨每年,平均每年进口量为95万吨。因此在PVC供需方面印度存在很大的缺口。这也充分说明了印度的PVC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分析印度PVC行业未来走向时,Rajesh Deshpande表示,未来几年内印度在供需上仍会存在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印度国内有限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原料供给受到限制,能源价格偏高,这些都会影响到印度国内产能的发展与扩张。另外,印度PVC下游行业的发展超过了PVC生产的增速。因此,在短期内进口PVC仍是解决产量不足的重要手段。美国Probe经济有限公司总裁Frederick M.Peterson先生在分析美洲地区氯碱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时指出,目前,美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而巴西及欧洲的经济正在进入衰退期,并且美国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房屋库存下降、汽车消费上涨、家庭债务降低——这都意味着美国的家庭购买力正在不断的增强。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回暖,PVC需求也将不断的增加。
对于未来美国氯碱行业市场走势,Frederick M.Peterson表示,未来50年美国仍将是乙烯及氯碱行业的强国。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恢复,美国当地PVC需求市场也将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乙烯衍生品装置将逐步扩张,烧碱出口量也将持续增加。
当前,尽管世界经济仍然举步维艰,但整体而言,全球氯碱行业已经呈现出复苏迹象。借助中国国际氯碱会议这一行业沟通交流平台,与会各国代表纷纷表示,氯碱行业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以推动行业实现稳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