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头条 >> 详情

我国减排成本逐年上升 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获扶持

日期:2012-11-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国家发改委11月21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中国社科院同日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分析人士表示,这两份报告再次强化了“美丽中国”概念。
  减排成本逐年上升
  《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1.4%。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近几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我国低碳发展目标,研究表明我国的减排成本将逐年上升,到2020年,减排成本将达国民生产总值的2.47%,资金总需求将达6.8万亿-18.12万亿元,其中2011年-2015年年均需投资0.91万亿元,2016年-2020年年均需投资1.36万亿-3.6万亿元。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
  分析人士表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包括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碳排放交易、增加森林碳汇。调整能源结构是长期趋势但进展相对缓慢,后两者更接近市场化手段。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是我国引入的一种新型节能服务模式,但近年来,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和合同能源管理产业遇到融资难、诚信缺失等问题。为鼓励该制度和产业的发展,国家将加大政策砝码。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和合同能源管理产业不仅对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和被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或单位都是有利的,而且又培育出一个新兴的产业,是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和产业。
  解振华表示,国家为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和产业的发展已制定了很多激励和优惠政策。例如,对专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减税三年、免税三年。对实行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国家有财政补贴。已签订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可以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优惠的贷款。
  碳交易概念或“受宠”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碳交易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额仅108.6亿美元,去年为13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39%。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欧洲气候交易所去年CER(核证减排量)成交12.7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今年截至目前成交13.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25.83%。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刚起步,7个省市碳交易试点仍在推进,以自愿交易为主,成交量有限。
  我国有必要推进碳排放试点,防止定价权旁落。“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1%,但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国际碳交易所正逐渐形成定价权优势,我国巨大碳排量面临一定国际压力,未来受冲击程度不言而喻。去年11月,发改委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未来或逐步推向全国。

    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CER,以推进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指标。只有在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注册,获得其核准签发CER,最终才能获得交易收入。截至目前,发改委注册CDM项目2521个,联合国注册956个,获得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核准签发的仅174个(申请周期2-3年)。碳排放权交易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控制能源消耗的有效措施,目前试点工作主要在于为全国推广累计经验。标准化、交易定价、碳排放稀缺度在此背景下尚需要更多的检验。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上无法达成一致,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目标一直无法完成。近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代表在北京举行的“基础四国”第十三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落实已有共识,确立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确保其按期实施。

新闻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