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6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王阳 | 在线收藏 |
---|
2011年与2012年各盐种产量结构分析对比图
碱氯平衡
2012年中国烧碱市场长期处于高价位运行,分析原因,在下游需求稳定的情况下,烧碱企业开工维持在低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液氯的滞销正是制约装置开工的直接原因。据中国氯碱网统计,由于PVC行情低位徘徊,国内PVC设备整体开工率在60%左右,氯碱企业液氯外销货源较多,供需失衡的局面仍在延续。全年内,氯碱企业分布较为集中的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液氯零价位成交甚至倒贴运费的现象较为常见。“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随着烧碱价格的下滑而承受较大挑战。新增烧碱设备配套的耗氯产品呈现多样化的特性。2013年,国内烧碱设备的开工负荷仍将受到液氯的制约,从而影响市场货源的供应量,对市场走势将起到较大的影响。液氯价格的变化,也将影响氯碱企业对烧碱产品的报价心态,从而在局域市场决定烧碱价格的走势。
国家政策调整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当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联系到氯碱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凸显,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国家在政策方面的调整将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
出口市场
进入2012年后,尽管日本影响减少,但因其仍无货出口,使得我国液碱价格依旧维持在较高价位上。加之美国、东盟以及欧洲地区烧碱市场均不景气,尽管中国液碱价格较高,但仅为货紧推动所致,下游需求表现平平,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萎缩局面。2012年1-11月,中国烧碱出口总量为189.5万吨,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4.3%,在国内烧碱产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出口量的萎缩使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难有缓解。2013年,全球烧碱行业将继续平稳发展,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烧碱装置逐渐恢复,中国烧碱出口所面对的压力较大。
进入2013年,国内烧碱市场仍将延续震荡的走势,产能过剩、出口萎缩等利空因素和成本支撑、降负减产等利好因素将共同主导未来烧碱市场的走势。
如需了解更多数据分析预测,请参阅《2013年中国烧碱行业研究报告》,详情可咨询010-6433559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