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8-19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当前,卤水品质下降、储量减少、地下卤水水位下降,正成为困扰我国制盐业及其相关产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我国卤水资源现状令人担忧:山东沿海打井深度由原来的30~40米,增加到现在的55~65米,个别的达到近80米;上水量明显减少,由原来的25~30立方米/小时,减少到现在的10~15立方米/小时,甚至达到5~8立方米/小时;卤水浓度明显下降,与几年前相比平均下降了5波美度。同时,卤水品质下降明显,含溴量也在下降,由原来的350克/立方米左右,下降到现在的250克/立方米左右。此外,随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沿海滩涂和盐田被占用,也使原盐产量进一步降低,各类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推高了制盐成本,使海盐资源优势弱化。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利用,地下卤水资源已呈现出逐渐枯竭的趋势,节约和综合利用好这一资源,已经迫在眉睫,是关系到盐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地下卤水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有80多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除盐、溴外,还有钙、镁、钾等多种,卤水高效利用是盐业走向市场的基础,卤水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势在必行。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工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是盐业转方式调结构应当坚持的方向。
山东部分企业通过改进建滩方法,使滩田有效面积比传统方法提高12~15个百分点,工业盐优级率达到100%,他们开发的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新工艺,使二次提溴废液含溴量从25克/立方米降到17~18克/立方米。目前,制盐苦卤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高效环保制盐循环经济项目也正在企业中建设和试验。
一些制盐企业通过加大投入,巩固和发展盐池塑苫工程,努力做好保卤工作,全面提高原盐产量和质量,投资建设了高位卤库,并全面加强卤库的塑苫管理,全力做好高级卤保卤工作,大大减少了雨化损失,提高了原盐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湖盐企业的不断壮大,船采池未长满便被迫安排采挖,导致盐湖资源过度开采,盐湖资源逐步衰减,水位大幅下降,卤水老化现象明显。内蒙古兰太实业负责人介绍说,要在可采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采掘,需进一步完善原有盐湖资源采掘规划,只有结合盐湖补水工程、冻硝工程、除钙线的去留、主要生产工艺的确定、盐湖现状等问题,制定详细的采掘规划,才能解决盐湖资源合理化利用所面临的战略性问题,提高盐湖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