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0-9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太化集团根据“水不排、气达标、渣利用”的原则开展环保治理工作,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太化大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太化投资近5.2亿元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环保改造,在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前提下,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二氧化硫减排30%、烟尘减排30%、废水中COD减排60%、氨氮减排80%,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0%,危险废物的处置率为100%,环保指标均达到省、市环保部门考核标准。
在环保治理中,太化集团坚持安全高效、清洁环保的原则,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在环保治理规划中,确保从思想上、认识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保从技术上、资金上支持环境保护的持续性;确保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环境保护的严肃性。全力实现狄重阳董事长坚持的“三变”治理理念:一是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二是变达标排放为综合利用;三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十一五”期间,太化果断决策,淘汰关停了生产规模小、污染负荷大的纯碱、甲胺、氯磺酸、苯酚、氯化苯等产品,为此,太化每年减少收入3亿元。
太化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用高新工艺替代淘汰落后工艺。氯碱分公司与天一科技合作,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工艺,对PVC生产中分馏尾气吸附回收装置进行了改造,使氯乙烯分馏尾气中氯乙烯排放浓度从5-10mg/m3下降到0-5mg/m3,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36 mg/m3,对国内PVC生产分馏尾气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创造了全国PVC行业先进水平。
太化注重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进行污染的治理。合成氨造气炉渣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生产的蒸汽、造气吹风气回收利用生产的蒸汽、硝酸生产余热蒸汽均用于热电联产,发电后的低压蒸汽供给合成氨的生产系统,实现了合成氨的蒸汽自给,并且为化肥地区居民和附近农村近20万M2住宅提供了冬季采暖,实现了区域集中供热,取消了6台居民采暖锅炉和近千户村民土暖气,消除了废渣、废气的排放。
针对太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太化坚持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太化合成氨分公司投资1042万元,对硝酸生产NOX尾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改造,大大改善了硝酸生产的“黄烟”状况;投资1360万元,新建了合成氨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装置,对造气间歇吹风气中的可燃气体进行了回收,彻底消除了合成氨造气“黑烟”。太化焦化厂投资7056万元,新建了煤气净化装置、焦炉地面除尘站,使焦化生产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结合当地政府部署,太化集团在全公司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太化氯碱分公司是全国化工行业最早推行清洁生产的四家示范单位之一,其氯化苯、己二酸清洁生产的经验在全国化工行业被广泛推广。太化还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氯碱分公司于2003年4月份通过北京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为山西省内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化工企业。氯碱分公司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并通过市环保局组织的验收;焦化厂完成厂区水系统的清污分流,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氯碱分公司、水厂通过了污染源全面达标验收;集团公司被评为山西省第一批环境行为蓝色等级企业。宝源分公司6.6万吨/年粗苯加氢项目被评为太原市环保示范工程;集团公司被市政府评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