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9-18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重化型的产业结构布局,几乎所有未完成考核指标的省份都因此“同病相怜”。中国工业化进程依旧,产业结构调整远非朝夕可及,所以,培养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自觉,以及加强监督管理与处罚力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7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全国各地区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公告。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海南、贵州、宁夏和新疆七省(区)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公告还指出,到2007年底,新疆、海南、青海3个地区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进度低于20%。
这是我国推行节能减排工作两年多来,也是去年决定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以来,首次公布各地节能减排评价考核结果。各地政府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被置于全社会的检阅和监督之下。
海南:“国家给海南省的“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是12.5%,海南省会努力去做,但实际上,不论怎样努力也完不成这个指标。”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海南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副巡视员周子华的语气并不平静。
这个以良好生态和优美环境著称的热带旅游度假海岛,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仅为0.8%,不仅没有完成2.5%的预定目标,而且在计入考核的全国30个省区中能耗降低率最低,比能耗降低率最高的北京市(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6.04%)少了5.16个百分点。
据《人民日报》2007年7月报道,海南工业企业尽管为数不多,但由于缺少改造更新,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益很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9%,能源消耗、污水排放等问题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但周子华认为,中海油的60万吨甲醇项目和中石化的800万吨炼油项目是海南此次节能减排考核不及格的“罪魁祸首”:
“2005年之前,这两个高耗能项目没有反映在当年的能耗基数中。2006年以后,建成投产的两个大项目先后进入能耗统计,200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了18.7%,一下就把用能总量拉起来,足以抵消掉之前所有的节能努力。”周子华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基本没有工业,海南的能耗基数很低:“就好像一户人家原来是点煤油灯的能耗,现在开始用电冰箱,要达到之前的能耗标准,除了把电冰箱关掉,还有什么办法?2.5%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内蒙古:在考核结果公告中,内蒙古自治区在2007年完成的节能减排指标并不低,为4.5%,降幅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六位,但也没有达到5.26%的预定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标要在2005年的能耗基础上下降20%。而在内蒙古自治区自己的"十一五"规划中,能耗指标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5%,比国家的标准高出5个百分点。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工业处处长付林觉得后面三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当初对这项工作难度认识不足,对产业结构和发展形势分析不准确。2006年,内蒙古的节能减排目标为5.56%,实际完成了2.8%,今年又没有完成。”从工业布局来说,内蒙古是高耗能企业集聚区,属于重化型工业结构,构成了内蒙古经济发展"金三角"的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煤、天然气、稀土等特色资源和能源都非常丰富,城市发展依旧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
考虑到各省区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布局的差异与特殊性,付林认为全国“一刀切”的节能减排任务分配多少有些不合理,“但既然已经定了这个目标,还是要尽量完成。2008年,内蒙古的整改措施会侧重强化行政约束,实现节能减排结果与官员政绩、企业领导业绩的考核挂钩。在2007年13个亿的资金投入基础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还会增加。”付林向记者透露,2007年节能减排考核指标结果公布后,经过与国家发改委协商,内蒙古在"十一五"期间的节能总指标已下调3个百分点,改为22%。
贵州: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被称为“节能保姆”的合同能源管理就已经在发达国家兴起,节能效益巨大。到本世纪初,这种通过配备一体化节能设备和管理服务的服务模式开始在贵州等省区探索起步。
建成于2003年的贵阳天怡豪生大酒店拥有300余间客房,电费支出是其成本中的重头开支,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酒店能耗比高达60%以上。采取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后,到2007年6月,酒店中央空调的年能耗下降近1/3,年节电约48万千瓦时,每年节约能源支出30万元。
但是,即便如此加大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业的发展,向不依靠原材料的加工业转型,不断进行节能技术的改造等诸多控制措施实施之后,贵州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3.97%,依旧没完成4.95%的预定目标。
“没完成目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贵州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将前一年未完成的指标分摊到后面四年,导致要达到的目标就比较高。”此外,贵州省节能办公室主任李光琪认为,和广东等发达省区相比,贵州的产业结构依旧是以原材料加工等粗放型为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缺少人才与资金。从这点来说,贵州省′十一五′节能降耗的总目标,实际上很难达到20%”。
2007年,贵州省内近一半地区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李光琪表示“省内各地发展也不平衡,节能指标正在考虑进行调整。2006年没有兑现的节能专项奖励,今年要争取实现”。
新疆:采暖期长达6个月7月1日,华电新疆哈密发电公司成功定向爆破拆除了始建于1984年、高43米的小火力发电机组冷却塔。此次爆破是新疆电力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第一爆”。
"十一五"期间,新疆的约束性节能减排指标目标是全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过去两年里,新疆万元GDP能耗也同比连续呈下降趋势,但是2007年,新疆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3.08%,没有完成4%的预定目标,而且,新疆完成"十一五"总进度低于20%。
“当前的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以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发储备、国家其他急需矿产开采等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赖性较强,重工业在超前发展。而且,地处西北高寒地区的新疆,每年采暖期平均达到6个月。此外,新疆财力有限,对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整体力度不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承认新疆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此次评价考核结果面向全社会公布,已经引起自治区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对节能工作的高度重视。”新疆经贸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陈荣认为,全面推进节能工作,必须立足新疆的实际,建立有效的保障和支撑体系。
山西:2007年,山西省的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5.6%,为全国各省市目标之首。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达标情况公告中,实际完成4.52%的指标已经高居各省市完成情况的第五位,但还是未达标。
3月28日,被称为“环保省长”的孟学农带领牛仁亮、陈川平两位副省长及有关厅局负责人走进省环保局,山西省政府第一次把节能减排专题会议开到了省环保局。
山西的传统支柱产业为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这六大行业能耗量大约占全省能耗总量的80%,电力、冶金、焦化3个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部排放量的85%。
山西省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5.6%的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但2006年和2007两年的二氧化硫削减已经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的60.8%,化学需氧量两年完成24.9%,“到今年年底,有可能提前实现′十一五′二氧化硫削减任务”。
“节能减排目标是国家确定的硬性约束指标,虽然实施起来会影响部分企业的既得利益,会影响一些地区的GDP增长和财政收入,但是我们没有退路,也决不言退。”在节能减排攻坚战面前,山西省省长孟学农信心十足。
宁夏:2007年6月16日,宁夏英力特中宁电厂的烟囱被爆破拆除。当日,宁夏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宁夏英力特中宁电厂两台2.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实施关停爆破。宁夏节能减排关停小火电机组拉开序幕。
“在节能减排的问题上必须强硬,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遏制污染排放没商量。”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2007年7月某次政府常务会议上表态。
2005年,宁夏的万元GDP能耗为4.14%,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为确保"十一五"末宁夏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宁夏将CDP能耗指标逐项分解到五市及重点企业,并花费大气力抓产业结构调整。
但据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宁夏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3.52%,没有完成4%的预定目标。
按照"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宁夏目前累计完成了"十一五"总体目标的22.5%。按照国家双向考核的要求,2008年,宁夏万元GDP综合能耗要下降6.81%,才能保证三年完成节能总目标55%的进度要求。
整改和控制措施随即出台。从8月18日起到年底,未完成节能指标的石嘴山市对耗能高的6家铁合金、4家电石以及8家节能不达标的企业实行限产。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对于节能减排的态度依旧坚决:“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是节能减排第一负责人,谁对节能减排工作有所懈怠,谁就需要′埋单′。”
河北:今年3月份,河北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指出,将从结构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重点单位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五个重点方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但河北省2007年的节能减排结果却不尽如人意。2007年下半年,河北省将"十一五"期间20%的总能耗指标平均分配后,将当年4.40%的节能目标上报国家发改委。而根据2007年的考核结果,河北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未达标,实际完成了4.02%。
河北省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王景虎对于这个考核结果并不感到意外:“河北省的经济结构是以工业发展为基础,高耗能行业数量多,分布的密度大,一下把能耗降下来比较难。”在王景虎看来,河北省对于节能降耗工作的推动力度还是非常大。2007年,光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用于降耗工作的财政投入就近1亿元,国家财政的投入更是达到十几个亿。
此次没有完成2007年节能减排指标的七省区,几乎全部位于中国中西部,产业结构偏"重",王景虎觉得河北省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重化工业比重很大。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也很大。结构节能是关键,否则很难完成任务。”王景虎告诉记者,2007年,河北全省征收差别电价达到4000万,2008年则可能拿到5个亿:“通过差别电价征收资金,这些资金再继续用于支持淘汰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