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5-15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齐婧姝 | 在线收藏 |
---|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氯碱论坛会议上,作为演讲嘉宾的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直言,目前我国氯碱行业发展已进入调整期,一些瓶颈问题亟待有效解决。
李军指出,在过去十年来,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一直保持较高步伐,但最近几年增速明显放缓。其中烧碱行业2003年到2008年,平均增速达到18%。而最近几年保持在11%左右,直到2012年,增速则到了9.5%;聚氯乙烯平均增速更是由同期的25%,降到了10%。预估未来几年氯碱行业的产能增速还会发展,但速度将会进一步下降。
产能的不断扩张,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直接导致氯碱企业装置开工负荷长期维持低位。李军介绍,从金融危机以后,氯碱企业装置负荷低水平运转,且无论是乙烯法还是电石法PVC,市场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加之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多重因素造成企业大范围经营受困。
其中,自2009年开始,乙烯法PVC与乙烯的成本,价差多数在标准价差3500元/吨的水平以下,并且在2012年以后,这项价差越来越小,可见企业亏损则越来越大。电石法PVC同样如此,市场的需求不足,加之产能的持续扩张,导致2012年全国电石法PVC企业大面积亏损。据2012年的数据统计,在83家全国重点氯碱企业中,亏损面为36%,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3亿元。从2013年行业运营情况看,形势更为严峻,一季度80%以上企业亏损。
相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低迷,国外部分地区的市场则更具竞争优势。李军在演讲中指出,美国重化工的优势回归,与当地页岩气的发展关系紧密。当前,美国天然气价格全球最低,2012年为2.22美元mm/btu,日本、韩国为15.25美元,上海化工区为15美元。此外,美国2012年的工业用电价为3.5美分,相当于人民币每度0.22元,而美国乙烯生产成本也只有我们的40%,成本优势凸显。
李军呼吁,当前,我国氯碱行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内部竞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因此,行业结构调整箭在弦上,我国氯碱行业需要通过科学调整,实现战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