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青海碱业因债务问题被政府接管 展开并购重组工作

更新日期:2010-11-22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成立于2003年7月,注册资本为14.53亿元的青海碱业正经历一场控制人变局。原由浙江玻璃控股的青海碱业因巨额债务被青海省海西州政府接管。
  11月16日,浙江绍兴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上市办主任、县“浙江玻璃解困工作组协调小组组长”程树林向记者表示,由于已经背负了超过50亿元以上的债务,浙江玻璃对于青海碱业的确力不从心,但青海省、海西州两级政府直接将民营资产强制接管的措施,显然也不符合法理,值得商榷。
  成立“青海碱业管委会”
  从10月1日开始,现任青海盐湖钾肥董事长郑长山获得了一个新的职务——“青海碱业管委会”主任。郑长山对记者称,自己受政府委托和指派进入青海碱业,未来全力确保后者正常生产经营,帮助政府管理好这一份资产。
  “我是由政府派过来的,当然代表的是政府,与盐湖集团或者盐湖钾肥没有任何关系。”郑长山曾任盐湖集团财务总监。“政府交给我的任务,就是要在债务处理期间,保证青海碱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情况,维护现有干部职工团队稳定,由我来牵头带领好现有的队伍。”
  据悉,目前“青海碱业管委会”主要由政府派出的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原有企业管理团队组成。郑长山表示,针对青海碱业的重组或收购问题,政府究竟是在与盐湖集团、中国盐业总公司,还是其他的企业谈判,这些工作均与“青海碱业管委会”无关。
  浙江玻璃2003年兴建青海碱业
  资料显示,青海碱业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工业园区,该公司项目一期年产89万吨纯碱生产线于2005年9月28日投产,2006年度完成产量61.7万吨,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六,完成工业总产值59633万元,时居青海省第16位,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上缴各类税费5800万元。
  投资方为浙江绍兴县杨汛桥工业开发区(国家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浙江玻璃,是我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浮法玻璃制造、加工和销售。
  从产业关系看,纯碱作为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用量占平板玻璃生产成本的33%。浙江玻璃投资西部,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产业链延伸的道路,似乎既能确保原料供应,又能增加自身实力。
  巨额债务逼走浙江玻璃
  郑长山入主青海碱业已近月余,他入职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配合政府对青海碱业的资产、流动资金、产品库存、历史债务等进行核查落实。
  “据我们了解,银行借贷性债务占据90%的规模,比如拖欠农业银行10多亿元等,但这些钱,显然不是青海省或者海西州政府的,更不是德令哈市政府的,我们不清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为何突然被地方政府予以强制性接管。”绍兴县政府的程树林没有否认青海碱业债台高筑的事实。
  程树林表示,巨额债务逼走浙江玻璃不假,但在如何偿付债务问题方面,近年来,包括唐山三友化工、中国建材、上海氯碱化工等一批化工企业都与浙江玻璃就青海碱业的购并问题进行过谈判。
  浙江玻璃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尽管所有的商业谈判都以失败告终,但浙江玻璃作为投资方,一直都在积极承认相关债务,并确认最终将要归还。”
   据了解,由绍兴县、绍兴市乃至浙江省有关政府部门人员参与组成的“浙江玻璃解困工作组”,于2010年9月初成立。随后,该工作组围绕青海碱业债务如何处置问题,曾多次与青海省方面展开沟通交流。
  谁来重组青海碱业?
  11月18日凌晨4时,记着远远看到,占地面积高达近万亩的青海碱业厂区灯火通明。“听说盐湖集团下一步会对青海碱业展开重组,而重组之前,现有的企业将被实施破产,职工工龄要求集体买断,然后重新竞聘上岗,成为盐湖集团下属的企业职工。”一位青海碱业职工表示。
  盐湖集团、盐湖钾肥证券事务办人士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示,盐湖系不会对青海碱业展开重组。记者从青海省公安厅获得证实,青海碱业一方面被海西州政府予以强制性接管,另一方面,该企业涉案债务事件已经被青海省公安厅列为经济案件,展开侦破。
  海西州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眼下,除了盐湖集团外,当地政府还在与中国盐业总公司展开谈判。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