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首次大规模突发环境事件在长寿化工演练
更新日期:2010-12-17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昨日,重庆市首次大规模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演练,在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正在巡逻的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氯碱分厂一号液氯储槽,因出口阀破损发生氯气泄露。顿时,一股浓烈的氯气臭味在厂区内弥漫开来……
化工厂区突发氯气泄漏,应急预案启动。
“叮铃铃……”长寿区安监局、环保局的值班电话急促响起。
“今天下午3点,我公司氯碱分厂储量约有12吨的一号液氯储槽发生泄漏,有3名工作人员中毒,我们已开展抢险救援,启动了救援预案,关闭所有液氯槽阀门,开始对泄露核心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现场氯气已超标,但泄露1号液氯槽阀门无法关闭,我们请求支援!”该公司再次向上级部门紧急汇报。仅仅几分钟,长寿区环境应急车以及安监、消防等人员陆续赶到现场,启动区级应急预案,现场指挥部成立。
穿着防化服的工作人员关闭了厂房门窗,开启车间碱液喷淋系统。消防、医疗人员紧急疏散邻近车间工作人员,并抢救中毒人员。同时,长寿区环保局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市环保局12369指挥中心。
卫星图立刻生成,专家远程定方案。随即,重庆市紧急启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事故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抢险人员携带的精密仪器,现场的视频、音频资料,以及空气质量、风速等监测数据,实时传回设在重庆市环保局的指挥中心。
在显示屏上,长化公司泄漏点卫星图立刻生成,同时,泄漏点原储存污染物数量、周边居民区、建筑、水源分布情况被确定。在强大的分析数据支撑下,专家确定抢险方案:立即调集消防官兵对泄漏氯气喷水稀释,并对厂区周边的3个居民区开展空气质量定点监测。就这样,现场空气质量未再出现超标。
正当污染态势被控制时,消息传来:暴雨造成厂区北侧山体滑坡,山石滚落砸断管道,该公司二甲苯储罐起火泄露,污染带已流入龙溪河。现场再次紧张起来,专家根据现场监测的水流速度、风速等,推算污染带进入长江的时间。
3小时后,泄漏的二甲苯将流入长江,4个半小时后到达长寿饮用水源取水点。指挥中心会同专家迅速依托智能系统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时间确定救援方案:立即在龙溪河上铺设3道围油栏,拦截二甲苯,并通过吸油毡等方式处置,河水水质实时监测一刻都不能断。
“但要在3个小时里铺设3道围油栏,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否让水流速度减缓,争取抢险时间?”前方紧急请求。再次分析现场情况及数据,专家对原方案作出调整:关闭龙溪河上游的长寿湖泄洪闸,使龙溪河水流减缓,而长寿湖也不会受影响。
按此方案,泄漏的二甲苯被收集处理,长江水未被污染。“突发环境事故”在4个小时内被全部化解。至此,重庆市首次大规模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演练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