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中盐株化:打造中南地区氯碱等循环化工生产基地

更新日期:2011-1-6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湖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中盐株化是其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优先发展的一个。中盐株化公司现有盐化工、硫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学建材四条主线,共有50多种产品,2007年开始在原有基础化工前提下,提高基地的集中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盐株化不断扩展,最终形成了以硫酸、磷肥、钛白粉、复肥、PVC树脂、烧碱、液氯、盐酸、水合肼、PVC塑钢型材、PVC芯层发泡管、水泥等多种产品协调发展的模式,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水合肼居第一位,液硫、钛白粉、液氯、硫酸、盐酸、烧碱等产品产量居国内前列,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同时也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基础化工产品供应基地。    
    中盐株化公司共有四个新的年产二十万吨以上的项目,高塔复合肥、聚乙烯工程二期、硫磺制酸和电石产量都达到或突破二十万吨,不仅如此,钛白粉产能翻了一番,进入全国五强,大大提升了中南基础化工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中盐株化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2010年2月工信部研究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其中提到,长株潭城市群工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只有不断加强技术改造,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深加工产品,才能最终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企业内综合发展,实现多赢。    
    中盐株化利用中国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和京珠、沪昆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总投资2.57亿元,打造了中南地区最大的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密闭电石炉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形成了新的纵贯线产业链——“电石厂——电石下游产品——水泥厂”模式。一期工程已于今年9月竣工投产,可生产电石12万吨/年,年产值5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    
    中盐株化公司着眼于打造完整产业链,建设国内外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积极推进企业内的配套协作,除了新建设的电石——PVC产业链之外,还建有硫磷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钛白粉生产为主,硫酸、化肥生产为辅的循环产品生产链,实现了PVC、高塔复合肥、钛白粉、硫磺制酸共同发展,从原料生产到终端产品,机制灵活,可控性强。产品结构调整进入全新阶段,公司也借此在中南盐化工基地的地位和影响力又上新台阶。    
    中盐株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通过强化管理和技术提升,实现年均千万元以上的节能降耗。“十一五”期间,环保累计投入达3个多亿,依靠技术手段,走循环经济之路,对传统产业实施排污的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废气、废渣、废水治理成效显著,实施了30多个污染治理项目。尤其是投资2000多万元的深度废水处理及回用装置,集中进行深度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有效解决了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此外,还利用废电石渣制水泥,降低污染物排放,顺利实现了达标排放目标,极大降低了物耗和能耗,提前完成了与省环境保护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已经超额完成。2010年下半年,公司的“氯碱系统能量优化节能改造工程”顺利通过了项目节能量专项核查,环保节能工作持续进行,为“两型社会”的推进添砖加瓦。    
    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发展时期,中盐株化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围绕“装置达标达产、优化产品结构,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注重内涵式发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公司也将在配套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使产业链向“两头”延伸。株化在企业实现循环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打造环保精品工程,为株洲的“两型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