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星火厂创多项历史记录 实现利润增长数十倍
更新日期:2011-2-11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围绕管理变革这条主线,抓好以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深化销售、物流、班组变革,提高信息化、人才培训、持续改进、团队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目标,极大地推进了打造世界级制造(WCM)工厂的进程。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润比上年增加62倍,有机硅粗单体年产量、二甲平均含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星火厂围绕年度SHE持续改进计划,积极推进SHE体系,强化岗位应急演练,开展班组安全生产、百日安全竞赛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强化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和生产装置安全管理控制,保证了安全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全年先后开展员工、承包商SHE体系文件培训1046人次,检查发现隐患619项,整改613项,隐患整改率达99.03%,用于安全隐患整改和安措资金投入1000余万元,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有机硅粗单体、硅氧烷、107胶、高温胶、201硅油、202硅油、氨基硅油、离子膜烧碱等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国内外新上单体厂家的产能逐步放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星火厂紧紧围绕“跑市场,走客户、盯回款”的方针,分析把握市场脉搏,引领行业价格风向,成功地实现了从“生产推动”到“市场牵引”的销售模式变革,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需互信关系。星火厂本着从源头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性价比优质结合”的采购宗旨,敏锐捕捉市场趋势,积极调整采购策略,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经总公司战略采购部测算,全年节约采购资金3653.89万元。
2010年星火厂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以“全员参与设备管理,提高装置开车质量” 为主题的“设备管理年”活动,通过开展设备管理制度认知的培训、设定设备维修保养日、制定设备倒换运行管理办法、完善交接班确认卡、规范包机人和操作工的岗位职责、开展设备考核评比等活动,职工的设备管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关键设备的现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设备的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从而为2010年全厂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确保在国内有机硅行业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星火厂加大科研投入,全年共完成以下9个课题的研发和11项专利的申报工作。通过与法国BSI专家合作,陆续实施了三万吨、七万吨合成装置改造,同时通过催化剂优化项目的跟踪推进,促进了装置的达产达标。目前,三万吨、七万吨合成装置产能达到设计能力,粗二甲平均收率81.27%,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为提高亏损副产物转化水平,星火厂利用自有技术,将有机硅二分厂原有溶剂法含H硅油改造成无溶剂法含H硅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目前装置已投产,产品完全符合出口要求,预计全年产量达2600吨,增创效益856万元。星火厂还通过精馏及水解物精制改造使水解物质量得到提高,现已完全可以直接满足市场需要,到2010年底,实现销售2775.8吨。其它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如老星火硅产品搬迁项目、902军品搬迁项目等。
星火厂认真贯彻中国化工零排放理念,采取科技进步及管理进步等手段,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提前两年完成政府部门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继2009年获得“江西省减排先进单位”称号后,2010年又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节能先进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