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三友集团201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过半
更新日期:2011-2-15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日前,从三友集团传来喜讯:2010年,三友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7.9亿元,同比增长54%;出口创汇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1%,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实现大幅度增长。
三友的“春天”缘何来得这样早?“这得益于我们坚持不懈地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友集团董事长么志义说,“十一五”期间,三友科研投入累计高达12.9亿元,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了从基础化工企业向精细化工企业的转型。
事实上,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化工行业一直备受考验。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振,加上出口受阻,产品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身处夹缝中的化工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三友面临的考验同样严峻,一度陷入亏损的泥潭。“这既是由于市场的变化,同时也与三友的产品结构紧密关联。”么志义说,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但和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三友的产品结构仍以纯碱、化纤等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品较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有关资料显示:同样面对危机冲击,一些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导的企业日子要好过得多。当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化工产品市场不振时,我国仍有大批量的精细化工产品依赖进口。
为此,在市场最为低迷、企业资金压力最大的2008年,三友投入科研经费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增加到2.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3%,研发投入比在化工、化纤行业保持领先水平。
此后的两年,三友的科研投入一年一个台阶。2009年,三友科研经费达3.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5.7%,当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18.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0%。“2010年,三友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立项184项,累计实现科技增效4.39亿元。全年科技活动投入3.53亿元。”三友集团总工程师马德春说。
市场最为不好的时期,反而成为三友核心技术提升最快的一个时期。“截至目前,三友已有81项新技术成功申请国家专利,58项获得专利授权,32项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了纯碱、粘胶短纤维、氯化钙融雪剂等4个国家标准、两个行业标准的制定。”么志义说,同时,三友创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邀院士站,2010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实力得到大大增强。
科技创新让三友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今的三友,已不再是大路货一统天下。”么志义介绍,目前,三友已成功开发了阻燃纤维等62个新产品,其中27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在三友的产品阵营中,一系列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唱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