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青岛海湾集团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实现企业转型发展

更新日期:2011-2-18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2009年青岛海湾集团亏损达2.1亿元,在此之后,通过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到2010年年末,该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全面实现扭亏为盈。 
    而青岛海湾集团有着比扭亏为盈更为优异的表现,其一,是该集团综合能耗量与 2005年相比下降24.67%,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9.39%,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3.18%,万元产值耗水量下降41.34%;其二,是该集团搬迁步伐大步流星,“一南一北”双翼联动的全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向更节约、更高效、更清洁转型
    海湾集团总经理李明表示,该集团近年利用有限的资金,年均固定资产和技改投入达2亿元以上,大力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海湾集团所属各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 ”
    据记者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海湾集团旗下的青岛碱业集团完成了纯碱节能技改项目、年产20万吨复合肥项目、16万吨/年合成氨扩能改造、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和海水淡化项目;海晶化工集团引进了产能达16万吨/年的国际先进的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全部淘汰落后装置;双桃精化集团投资5000万元对二乙芳胺系列、苯胺黑系列、旗红等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投资1.2亿元成立的青岛东岳罗地亚化工公司,则建成了国际先进的11万吨/年硅酸钠生产线。    
    而在今年,青岛碱业年产5万吨食品级小苏打项目将竣工投产,海晶化工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等产品将进一步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双桃精化平度新区8.2万吨/年化工中间体项目一期1万吨双乙烯酮和甲酯、乙酯配套项目将于7月份投产。    
    海湾集团在转方式之路上的种种努力,都在指向其发展绿色化工的目标。“当前,我国石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能过剩、开工率不足、盈利能力低下、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等矛盾日益凸显,维持现状没有出路,必须从以资源密集投入和消耗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更节约、更高效、更清洁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罗方辉说。 
    “一南一北”双翼联动实现大升级    
    按照青岛市统一规划,海湾集团旗下企业将陆续从老城区迁出,建设胶南董家口、平度新河“一南一北”两大化工产业区,其中,北部的平度新河重点建设包括精细化工、无机硅化工以及农化品产业为主的化工产业区;南部的胶南董家口依托港口优势,规划建设石化深加工产业区。 
    可以说,2010年是海湾集团的大规模搬迁元年,当年9月,该集团新河化工基地双桃精化项目奠基,目前,一期8.2万吨/年化工中间体项目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计划今年7月投产;当年10月,该集团董家口石化产业基地海晶化工项目奠基,目前,海晶化工正与国际一流的专利商协商技术引进及合作事宜。此外,海洋化工、东岳泡花碱的搬迁方案已正式批复,青岛碱业已在产业上确定了发展方向和具体项目。    
    至此,海湾集团“一南一北”双翼联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