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东大实施废气、余热利用等技改 实现节能增效
更新日期:2011-3-18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利用氯气和氢气反应产生热量,热量又生成蒸汽,满足了泡花碱、ADC发泡剂部分生产用热。”3月11日上午,在开封东大化工公司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旁,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它的运行原理。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年,公司接连采用节能新工艺,把原来基本排空的废气、余热利用起来,转化成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热能,实现了节能利废。
开封东大是一家化工老企业,受工艺限制,能源消耗率一直较高。这些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该公司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变废为宝,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在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大量生成热,需要及时散发,而另一些环节需要热,还要再烧锅炉,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针对此,从去年开始,该公司采用先进工艺,先后上马废热、余热利用项目,开工建设了年产3万吨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项目和年产1.8万吨氯磺酸生产废热综合利用项目,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收集起来,转换成蒸汽,供应给其他需要热能的生产环节。据介绍,这两个项目每年可产生蒸汽19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500吨。
在废气利用上,该公司也积极想办法。该公司在利用电解法制烧碱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氢气,过去还形成了危险源。为此,该公司建成了10吨/小时燃氢锅炉,利用富余氢气作原料,专门为生产供热。
“燃氢锅炉每年可节约标煤10300多吨,创造效益900多万元,同时可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二氧化硫55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该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去年上半年,该公司对离子膜烧碱系统的两台循环冷却水凉水塔进行改造,将电驱动风叶改成水力余能驱动风叶,减少了循环水冷却过程中的电耗,每年可节电约48万千瓦时。
目前,该公司正对全厂动力电机进行普查,完善智能节电器的安装,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电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