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氯碱化工产业
更新日期:2011-3-21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坚持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为导向,围绕氯碱化工和煤化工基地建设,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调优结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扩大总量。
海南区按照乌海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加工交易基地的要求,依托现有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和产业、技术、交通匹配条件,进一步壮大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规模,突出抓好产业延伸升级,推进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间融合互促、循环发展,促进焦炉煤气、煤焦油、液氯、烧碱、PVC深度开发,形成集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为一体的高端化、集群化产业体系,实现了上下游配套一体化发展。目前,黑猫、海亮、赛马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已建成,3个百万吨焦化项目、11个160万吨以上重介洗煤项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PVC深加工、丙炔醇、氯氧化锆等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和11个基建技改煤矿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延伸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乌海市建设自治区西部精细化工城的要求,海南区及早谋划并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的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承接“小三角”及周边下游产业精深加工平台,尽快形成产业和区域发展竞争优势。
海南区还将围绕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工程、运输、矿山、节能、环保等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以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建材和稀有金属冶金项目,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区焦炭、PVC产能计划分别达到1000万吨和200万吨,焦化副产品全部实现深加工,PVC制品及塑料产品产能达到30万吨,形成新的产业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