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晶化工将节电进行到底 树立起青岛及全国节电标杆
更新日期:2008-10-13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基于优良的节电传统,以及多年来取得的丰富节电经验,海湾集团所属海晶化工集团公司在今年以来企业面临的诸多不利局面中,凭借将节电进行到底的信念与智慧,取得攻坚克难的决定性胜利,为企业开创良好发展局面,并创出全行业节电的范式,树立起青岛市乃至全国的节电标杆。
基于目前的能耗统计方式,将电能以“原料”方式投入生产的氯碱企业,一出生,就被贴上了“高耗能企业”的标签。近年来,海晶化工每年用电总量近4.2亿千瓦时,在全市企业中位居第二位,每年光电费支出就超过1.8亿元。作为高电耗企业,该公司高度重视降低电耗工作。该公司针对现有装置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先后组织了PVC扩改、CPE项目、热电联产、隔膜电解搬迁等项目建设,完成技改投资近5亿元,果断淘汰了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高的装置,大大提高了装置整体节电水平。
为降低隔膜烧碱电耗,该公司烧碱厂节电攻关小组对108台隔膜电槽实施技术改造,使隔膜烧碱吨碱电耗由过去的2519千瓦时,下降到2350千瓦时。以每年6万吨隔膜烧碱产量计算,全年可节电1000多万千瓦时;此外,通过技术改造,使系统的整流变电效率由90%提高到98%,年节约用电量可达1100万千瓦时。此外,该公司还对离子膜控制系统进行国产化改造,改造后年可节电263.7万千瓦时。
节电为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企业发展的每一步也始终没有放松节电这个“牛鼻子”。2007年,海晶化工瞄准“节能减排”大目标,着眼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开始实施了引进国外先进离子膜烧碱装置替代现有隔膜装置。据介绍,海晶化工此次引进的离子膜烧碱装置和技术,目前居世界领先地位,采用此技术生产烧碱比隔膜法生产烧碱综合能耗可降低40%,可谓“节电能手”。去年7月份,一期投入运行的2万吨/年离子膜电槽,已充分显示了装置的节电及蒸汽消耗低的优势。今年8月5日,二期2.5万吨/年离子膜电槽也如期送电投用,且各项运行指标正常。预计三期2.5万吨/年离子膜项目也将于明年初投用。
届时,海晶化工为期一年半的离子膜替代隔膜项目将大功告成,并迎来令行业艳羡的“离子膜烧碱时代”。这一步对节电成效是质的飞跃,更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加快产品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因为在节电的同时,该项目还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使海晶化工烧碱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得到持续发挥。由于项目节能效果好、技术优,2007年,海晶化工申报的“引进离子膜电解槽取代隔膜电解槽烧碱项目”获得国家资金奖励328万元。
另外,利用废热、余热制冷在海晶化工已初见成效。分别于去年7月22日、今年6月24日投入运行的新型制冷机组,既可使工业废热得到循环利用,不污染环境,还可节省企业制冷用电支出,可谓一举三得。节电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以来,与各地用电频频告急、用电缺口拉大的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晶化工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动力用电量却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