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鸟火线接盘明天系 或将助推明天系进入金融产业
更新日期:2008-10-15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明天科技和西水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涉及水泥化工等产业,又多又杂,多年的并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明天系一直渴望向投资银行和金融企业转型。”
明天控股火速退出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明天科技和西水股份,起因是两家公司投资的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欠的一笔电费,让这个计划投资100亿元的化工项目走上了破产重整程序。
9月20日,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吉氯碱)因欠债权人3063万元电费债务被法院裁定重整。仅仅5日之后,明天科技和西水股份的大股东迅速转让公司股权,而这两家企业分别持有海吉氯碱41.9%和4.33%股权,矛头直接指向海吉氯碱的非正常死亡。
“目前,青鸟已经进入接盘,表示管理层一年之内不会有任何变动,以保证顺利过渡,高院已经进入协调电费的问题,企业还会发展,需要当地政府支持,不希望把关系搞得太僵。”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电业局直接推动海吉进入破产程序
提出重整要求的债权人是乌海市电业局。事件起因追溯到9月5日,据此前媒体报道,海吉氯碱的债务包括电费2504.7万元,电费违约金558.1万元,共计3062.8万元。因海吉对电业局电费单不认可,造成当日电业局当即对海吉氯碱实行停电制裁。
3000万的电费导致了这家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电石100万吨的大型企业直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对此沪上资深并购人尹中余认为:“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合情理,但程序上也没什么大问题。并不是企业非要资不抵债了才能破产,目前很明显是政府的干预在起作用。”
对于为何电业局要将海吉氯碱送入破产程序,企业负责人却并未给予过多解释,只是表示与当地政府关系良好。
明天系可能转向金融产业
资本市场的眼光始终落在明天系的全面退出和北大青鸟系火速接盘背后的故事。
9月25日,明天科技大股东包头北普以其持有的3365.3万股全部转让给正元投资有限公司。同日,西水股份也以相似方式转让了4674.7万股,接盘的也是正元投资。
明天科技公告的详式权益收购报告显示,正元投资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北大青鸟,而北大青鸟的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作为民营企业的明天控股全盘退出明天科技和西水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也退出了海吉氯碱这个项目,两家公司同是海吉氯碱股东分别持有41.90%和4.33%的股权;而正元投资成立于今年3月份,实际控制人是北大青鸟,目前尚未产生利润。
根据先前预计,海吉氯碱的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打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利税近20亿元,可直接安排5600多人就业,同时带动地方煤炭、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显然明天系下的海吉氯碱未能实现承诺中的美好愿景:截止到2008 年6 月底,海吉氯碱总资产为2.32亿元,净资产1.17亿,主营业务收入为1.67亿元,净利润为-3616 万元。而去年年底,合并期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亿元,实现净利润-249.29 万元,亏损呈连年扩大态势。
这也许是双方产生摩擦的所在。“做惯了资本市场的企业,没有耐心做实业。”一位行业观察员表示。而同为资本高手的北大青鸟系的介入让这个故事更加有趣。除购买股权的1.02亿外,10月17日前,正元投资的各股东再增加缴付出资共计7亿元,用于完成对包头北普持有明天科技股权的收购。
“明天科技和西水股份两家上市公司,涉及的产业又多又杂,水泥化工行业等行业,明天系一直依靠股权投资收益,很少依靠主业经营带来的收益,这就是一个资本高手遭遇的产业短板。”一位业内人士说,“明天控股的企业文化是投资银行文化,多年的并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明天系一直渴望向投资银行和金融企业转型。”
长城证券王刚向记者表示,因为内蒙古地区在政策上提高电石生产企业的电价,是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而电石就是氯碱生产的上游。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而下游PVC价格业已处在高位,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如果说要规避电石价格上涨,那就要有自己的电厂,还要有煤矿,看是否有向上游扩展的意愿也可以判断出大股东的诚意如何。
而据海吉氯碱负责人表示,海吉氯碱有自己的电厂和石灰石资源。2008年4月,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受让内蒙古荣联发展有限公司合计49.4%股权,该企业拥有东胜煤田塔然高勒北部区煤炭地质详查煤田勘察许可证和东胜库计沟井田开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