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台湾当局要求台塑集团发生事故工厂实行全面停工

更新日期:2011-8-1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据台湾媒体报道,“行政院”昨(31)日针对台塑集团工安事故不断,做出四项决议,要求近一年内发生七次工安事故的工厂全面停工,预估台塑集团将有近30座工厂停炉,冲击其营运,全球柴油、塑化产品的行情也将大乱,恐牵动塑化、电子产品的供应链出现问题。
    马英九昨天致电“行政院长”吴敦义,要求切实针对台塑六轻火烧事件监督并提出因应方案,“行政院”跨部会后提出四项决议,除停工外,同时要求台塑在麦寮厂区其余设备及场所,须于一年内分批停工检查;未得台湾外公正第三单位监督及认可前,不得复工;麦寮厂区内和最新一次火灾使用的同一批压力容器也停工检修。
    “经济部”强调,四决议非属行政处分,而是开给台塑六轻“有效可行”的“要求”。经部认为,四决议旨在要求台塑提高全面自我检查,“复工时刻表完全掌握在台塑手上。”台塑企业主管昨晚获悉后,感到非常意外,并于第一时间说:“如果‘行政院’有法源根据的话,台塑企业相关公司只有依法办理”。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可能在今天召开行政中心会议后,再做出回应。
    受到“行政院”点名停炉的影响下,台塑四宝8月营收将衰退,若与5月尚未受到火灾冲击时相较,四宝8月营收合计将减少约350亿元(新台币,下同),同时集团第二季本来就因海丰厂停工,获利减少四成以上,如果再扩大停炉,法人估第三季获利将再衰退两成以上。台塑企业主管分析,受到冲最大将是台塑化,次之是南亚、台化、台塑。
    台塑企业主管私下表示,要停炉的工厂近30座,集团四家公司都受到波及。总计六轻厂区约有66座工厂。台塑的聚氯乙烯是全球第二大生产业者,南亚的乙二醇是全球第四大业者,台化的纯对苯二甲酸是全球最大的业者,牵动全球柴油、航空燃油、塑化产品的行情大乱,同时厂区内不少产品供应在电子产品、塑胶、服饰产业等,也将牵动供应链出现缺料的问题。
    六轻停工检查 云县乐观其成
    针对“经济部”要求台塑六轻事故场所全面停工检查,及麦寮工业区内的其余设备及场所分批停工检查,云林县副县长林源泉表示,这是县府一直的要求,很高兴当局听到地方声音。
    台塑六轻发生多次事故,“经济部次长”黄重球要求,1年来发生7次工安事故的相关设备及场所立即全面停工检查;另外,台塑在麦寮工业区内的其余设备及场所,1年内分批停工检查。林源泉指出,六轻大火连环烧,早在第3次工安意外发生后,县府就以厂区安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一直要求麦寮工业区内的其余设备及场所要停工检查,很高兴当局终于听到地方上的声音。
    麦寮乡民代表会主席许留宾表示,对于“经济部”的停工检查要求,地方上乐观其成,希望六轻能全面改善工安问题,乡亲晚上睡觉才能安心,不用担忧六轻再出状况,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针对六轻大火连环烧事故,许留宾说,将于8月1日上午在麦寮乡公所开会,研议路祭抗议行动的时间与方式。
    台塑改善工安 民众给点时间
    台塑六轻工业区1年来发生多次重大工安意外,内部人事震荡,外部更面临乡亲、县府的不满和企业竞争。台塑集团要尽快拟定、执行检修、改善措施,若多归责于沿海强风、盐化等大自然因素,于事无补;乡亲也应理性面对、在合理时间内给台塑集团强化安全的机会。
    台塑集团内外交迫。经营之神王永庆过世后的集团集体领导,是否达到最佳效益、最稳定的团队管理模式?各界都在持续观察。
    外部形式,最大挑战就是世界石化产能竞争,而台塑四宝以麦寮六轻为主要生产基地,六轻接连爆发工安事件,激荡周围乡亲的不安与慎怒,云林县政府也因长期来的税收、环境、管理等缘故,视台塑六轻为“歹厝边”,更希望六轻在2020年关厂或迁厂。这个集团生产基地面临的“生存”问题更严峻。
    台当局重视六轻连爆的工安问题,指示中油和相关部会全力协助改善台塑的工安,台塑也主动对外求援。此时,台塑应主动进行全面检修,展现集团善意,稳住民众对台塑的信心;民众在表达心声之余,也应理性面对,让台塑在合理时间内先改善、确保厂区安全。
    台塑想过这关 五问题待解
    台塑麦寮厂区连环爆,全台湾民众都在关注,当局更用放大镜检视,台塑集团想要过这关,还有五大问题需要面对。
    首先是环保意识,学者专家分析,台塑首先遭遇的问题是目前台湾环保意识高涨下,台塑如何与环保团体之间如何做好沟通,是长期需要面对的。
    第二,地方关系的改善也相当重要,接连的火灾造成云林县政府和地方人士的态度,从谅解转变为疑惑,到现在更变成愤怒和失望。
    再加上长期以来,因财政划分法的所得分配不均,使当地的民众的观感相当不佳,在他们的观念中会认为承受灾害都是本地人,但相关补偿却都是给当局,极不公平,这一点,台塑集团恐怕还要更积极的经营地方关系。
    第三点是近一年的工安意外,都将矛头指向管线老化、盐化问题严重,台塑更新管线的动作势必得加快。
    第四,这几次出事,台塑集团高层无一人坐镇麦寮厂区,恐怕也让当地民众不谅解。
    最后,是升级工安技术问题,一般的工安技术水平,似乎无法应付现阶段的麦寮厂区,因此唯有设工安技术研发中心,才能补强。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