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陕西煤业化工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更新日期:2011-8-31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及时充足的融资支持,对大型集团公司而言就更是如此。面对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破解了企业发展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省发展最快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 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融资驾驭控制得当,可以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动力。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陕煤化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同样面临着“钱从何来”的问题。作为一家整合陕西省内国有重点煤炭、化工企业重组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该集团成立以后急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建设项目超过60个,投资总额接近1000亿元。这对于刚刚走出困境,安全生产和职工生活仍有欠账,企业还需要进一步休养生息的陕煤化集团来讲,企业发展及筹措建设资金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该集团董事长华炜对记者说,“近年来,陕煤化集团积极创新融资机制,广泛拓展融资渠道,为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而且形成了集团相对固定的融资通道和基本成熟的融资模式,破解了企业融资瓶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记者了解,该集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国家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实行“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的产业政策,更得益于坚持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
  据该集团总经理杨照乾介绍,在资本市场运作中,陕煤化集团确立了“以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为主线,以金融借贷为支撑,通过组合应用各类融资工具,并与外部战略投资者合资等方式,融入所需发展资金”的融资模式。
  近年来,在多种融资方式的助推下,陕煤化集团呈现出“每两年翻一番”的跨越发展速度,2010年,该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跻身全国前五强,实现销售收入516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位居陕西省属企业第一名,总资产达到1343亿元。2011年上半年,煤炭产量达到5589万吨,实现利润5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141.35%,为顺利完成2011年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好三步棋 多元化创新融资模式
  据记者了解,陕煤化集团在创新融资模式方面,主要走了“三步棋”。第一步棋,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积极开拓债务性直接融资渠道。2006年,该集团成功发行了10亿元企业债券,成为我省第一家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目前,他们已经累计发行公募票据175亿元, 其中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三次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75亿元,2010年、2011年两次发行中期票据75亿元, 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行企业债券25亿元。目前,公募票据存量为120亿元。在此基础上,直接融资又取得重大突破,日前,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又取得了50亿“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首期融资30亿元。据了解,这是我国金融创新的最新成果,陕煤化集团是全国首家利用这一最新融资工具实现融资的地方企业,再次彰显了该集团的融资创新能力。
  第二步棋,创新融资与传统融资齐头并进,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该集团在积极做好传统银行信贷取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930亿元的同时,不断开创新型融资方式。2010年,在我省首次引入“保险资金债权融资计划”这种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型融资产品,成功取得保险资金债权融资30亿元。利用信托融资资金用途受限少、可滚动发行,期限叠加及担保设置灵活、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累计发行一年期、三年期等各类集合理财信托融资计划148亿元,实现了对传统融资方式的有效补充。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累计完成45.5亿元,并且取得了省内首笔为期五年的5亿元并购贷款。
  第三步棋,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较少的资金撬动了较大项目,实现了互利多赢。该集团创造了与央企合作的“三峡”模式,引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投资180亿元,合作建设蒲城180万吨甲醇及下游产品深加工大型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采用的新一代DMTO-II技术是陕煤化集团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首套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集团还通过重组民营企业,创造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联营的“北元模式”,引领民间资本向国家倡导的产业方向投入,使北元化工公司、神木天元化工公司、神木富油公司等一批煤化工企业迅速壮大并见到实效。例如,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的北元化工公司,建设总投资80亿元年产100万吨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清洁煤化工项目,该项目已于2010年底试车投产,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吸纳3000多人就业。
  该集团总会计师赵福堂说,多元化创新融资模式,不仅为陕煤化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了融资市场议价能力。据有关金融专家指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可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而且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分散了风险,尤其在外部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可以利用其它的方式保持融资能力的稳定,保证企业发展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融资千亿向世界500强迈进
  据记者了解,坚持“以煤炭开发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这是陕煤化集团的既定战略。同时该集团规划,到2015年,将完成投资2000亿元,实现煤炭产能达到2亿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利税突破500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跻身世界500强,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集团。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离不开充分的资金保障,需要进一步提升集团的资本运作能力。
  杨照乾总经理告诉记者:“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是陕煤化集团‘十二五’资本运作的核心,今年要加快陕煤股份的上市步伐,全面推进融资平台建设和资本运作能力的提升。” 据记者了解,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2008年成立了陕西煤业股份公司,并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了股份公司的经营运行,目前三年业绩豁免工作已得到国务院批复,预计今年可完成上市工作。
  赵正永省长讲过:“陕煤股份的上市,不仅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大事,也是陕西省的一件大事。”陕煤股份改制重组成立以来,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陕煤股份承袭了陕煤化集团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累积,在矿井安全生产和品牌经营管理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市场网络,在煤炭电子交易、构建煤炭产业全价值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陕煤股份上市融资成功,陕煤化集团近年来累计融资将达到近千亿元,为跻身世界500强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对外不断开拓融资渠道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内部资金管理,陕煤化集团通过结算中心的形式,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形式,在不影响下属子公司经营权、决策权、资金所有权及预算内资金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统一管理、规划、调剂、监控集团内部资金,有效防止了资金的流失、沉淀、闲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目前,该集团及所属全资和控股企业全部开通了网上银行,基本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运行效果明显。
  “十二五”期间,陕煤化集团将继续做大做强金融板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据记者了解,该集团正在积极筹划组建财务公司,实现资金运作平台和模式的转变。财务公司具有金融机构的运作优势和职能,将在融资、经营、使用等方面全面提升陕煤化集团的管理水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陕西省最有希望挺进世界500强的企业之一,陕煤化集团将发挥集团整合优势,不断提升资本运作水平,积极拓展创造更多的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为我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