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20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筹建,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2月19日正式成立,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批准的第一个自治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编号为01号。这个01号说明自治区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是质监部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一步。
内蒙古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内蒙古煤炭探明资源储量与煤炭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发挥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了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跨越式发展的转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焦炭、电石、煤制化肥、煤制甲醇等煤化工产品产量都居全国前列。根据资源禀赋、城市依托等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先后规划了鄂尔多斯、锡林浩特、霍林河、呼伦贝尔四大化工基地。
在201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将重点建设60个产业集群,其中化学工业产业集群14个,占23.3%;计划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657亿元,其中化学工业投资4830亿元,占29.0%;实现销售收入21717亿元,其中化学工业6083亿元,占28.0%。自治区将进一步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化工,积极开发新能源,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大力拓展煤化工下游产品,形成碳一加工产业链,延伸产业发展。按照集聚、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蒙古将重点构建14个化工产业集中区,集中打造以生产甲醇、乙二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焦化、化肥、电石、聚氯乙烯、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产品为主,同时发展化肥、聚甲醛、多晶硅等产品的煤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东部地区则要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加快融入东北经济区,充分利用丰富的褐煤资源,通过干馏提质、气化后发展煤化工产品,集中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发展基础化工原料向发展高新化工品方向转变;从规模化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方向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转变。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供求矛盾,促进化工、钢铁、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区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为之提供应有的技术保障,2007年,自治区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在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的基础上筹建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批准。目前,建成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