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冬天”来临 中铝逆流扩张引发担忧
更新日期:2008-11-5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下跌,致使铝企重启部分产能,业内人士担心,这将加剧目前铝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甚至可能导致铝价继续下行。
中国铝业H股日前公告,公司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山东华宇正在山东省临沂市新建一间年产能为10万吨的电解铝厂,涉及金额约4.2亿元。根据公开信息,中国铝业目前在各地有近50万吨新增产能将于年底建成。中国铝业公告指出,电解铝厂已经开始施工,完成工程被认为更符合公司利益。
近50万吨产能年底建成
上月底,中铝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向记者表示:“中铝即便是在国内做并购也会优先考虑具有能源优势的西部地区企业,至于山东等地缺乏资源、能源优势的企业,我们是不会收的。”
“中铝此次的新建厂实际上是华盛江泉的扩建工程,这个厂子早就投建了。”有电解铝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铝公告也指出,新建的10万吨电解铝项目工期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要知道今年年初,国内铝价仍在18000元/吨的高位,3月份三月期沪铝甚至一度达到20900元/吨的近一年来的最高点,当初中铝在山东的扩建产能也是很好理解的。”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山东地区0.6元/度以上的电价,以及目前低迷的铝市,中铝的这一项目在建成后恐怕难以如期投产运行。
而除了山东项目外,中铝在遵义、包头、抚顺等地都有待上马的电解铝项目,其中,遵义铝业电解铝项目预计2008年底完成形成电解铝产能12.5万吨,包头铝业电解铝项目预计2008年底完成形成电解铝产能15万吨,抚顺铝业电解铝项目预计2008年底完成形成电解铝产能10万吨。而这些项目能否顺利投产都要看后市铝价走势脸色。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新增电解铝产能仍非常大。因中国电解铝项目吨产能资本支出只有10000元左右,远远低于国外同业水平,且投资周期短;在行业景气时,产能扩张的速度非常迅速。业内人士预计,2009年底之前,中国在建项目完工仍将新增582.5万吨/年的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河南以及山东等地。
新增产能较快的地区除了中国之外,能源成本较低的中东、俄罗斯等地区也是产能扩张较快的地区。按照英国商品研究局(CRU)的预测,2013年全球电解铝产能将达到6169万吨/年,较08年底增加1558万吨/年。其中:中国增加997万吨/年、中东增加207万吨/年、俄罗斯增加148万吨/年。
成本大跌引发产能重启
近日来,三月期沪铝价格近期在14000元/吨反复震荡,LME铝价11月3日收于2050美元/吨,整个电解铝产业链笼罩在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阴云之下。
不过,有山东的氧化铝企业透露,目前铝土矿海运费价格已经降至8-15美元之间,矿石长单到岸价基本在35美元以下,而在此轮减产之前,铝土矿的到岸价格基本在60美元左右。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依靠进口矿石的氧化铝生产企业的成本大幅下降。
据推测,目前氧化铝的生产成本在1900元/吨左右。而目前氧化铝生产企业普遍的出厂价格在2300元/吨左右,300元左右的吨氧化铝利润空间让山东地区氧化铝企业已经停产的产能重新启动。粗略统计,因成本暴跌造成的氧化铝产能重启总量在150万吨左右。
“国内氧化铝供应量在短期内继续增加的趋势明显,销售压力和价格压力将更加巨大。”中华商务网铝行业分析师单贵斌表示,目前市场氧化铝现货执行价格已经脱离2300元/吨的支撑,今后走势将无限向成本线靠拢。
随之而来,电解铝成本将下行。经计算,以目前的氧化铝生产成本计算,国内吨铝成本已经降至13700-14500元,此前所谓全行业吨铝亏损3000-4000元将不复存在。
受此影响,国内国际铝价将因缺乏支撑而进一步下行。有媒体预计,国内铝价很有可能跌破13000元/吨的所谓“铁底”,行业整体的调整周期也将被进一步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