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11-10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日,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为组长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赵家荣、环境保护部西北督察中心主任汪冬青、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巡视员张悦、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副司长等专家组成的国家节能减排专项督察组一行13人来石河子市,主要就新疆天业节能减排工作和天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进行调研。
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政委聂卫国、自治区副主席戴公兴、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经贸委主任王永明、兵团副司令员刘新齐、兵团党委常委、师市党委书记宋志国、八师师长、石河子市市长余继志等领导的陪同下,解振华一行直接来到了新疆天业化工城,新疆天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庆人与集团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迎接了国家节能减排专项督察组。解主任一行首先重点察看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疆项目”新疆天业4 x 135兆瓦机组电石渣烟气脱硫工程,天业集团董事长郭庆人介绍说:“这个项目天业投入资金1.2亿元,项目主要以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电石渣作为脱硫剂,打破了我国大型燃煤电站烟气脱硫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国外的局面。天业集团利用废电石渣湿法脱硫采用“两炉一塔”工艺,脱硫率达到95%以上。电石渣经脱硫后,通过氧化处理而生成的石膏又可全部用于生产水泥或制作石膏板材,脱硫废渣利用率达到100%。项目既是以废治废的充分利用,又是循环经济的拓展”。督察组一行详细听取了项目研发有关整个电石渣烟气脱硫装置运行原理的情况介绍,在运行设备前观看了整个脱硫装置,了解了每天的脱硫总量,并询问了湿脱硫石膏和烘干后脱硫石膏的成品情况。视察中,解振华一行对新疆天业集团建成新疆第一套电石渣脱硫装置以废治废,形成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做法给予肯定,并表示可大力推广使用。
随后督察组又视察了天业在全国范围属首套干法乙炔生产装置的车间,董事长郭庆人介绍说:“新型干式乙炔发生技术是天业自主研究开发的新课题,在40万吨聚氯乙烯配套的大型干法乙炔装置已成功运行,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电石渣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置,实现了节能降耗型循环经济。“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该技术的推广,将使氯碱行业年实现节水2000万吨以上”。解主任听得十分认真,当他听到高兴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肯定。
第三站,督察组来到了天辰化工生产管理中心,在这里天业集团董事长郭庆人向解主任一行介绍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指标稳定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回用水标准,该装置成为园区水网的一个节点,贯通中水供电厂循环水再利用。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指标可达20mg/L以下,优于标准中的≤60mg/L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亮点工程。解主任赞许地说“这个项目也是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是国内同行业废水治理的典范”。
最后,督察组来到天业离子煤裂解装置系统车间。每到一处,解振华一行都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项目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执行的行业标准和达到的预期效果。当了解到天业化工聚合母液水生化处理装置运用了国家重大技术开发专项新型生物化工技术,并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变压吸附氯乙烯尾气全回收装置获得了国家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关键支撑技术、兵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时,解振华对师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国家节能减排专项督察组在调研中,对八师石河子市及天业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把能耗标准、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作为项目准入、核准的强制性门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节约型企业的做法,并以此来促进师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与高度评价。
自治区和兵团环保局、发改委、建设厅领导,以及师市党委常委、八师副师长张广新、师市党委常委、石河子市常务副市长孙长青,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明、师市秘书长戴立民、副秘书长张泽民,和师市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在天业节能减排工作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