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政协委员为石化产学研衔接支招 中试机构呼之欲出

更新日期:2012-3-15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产学研结合不够,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太弱,多数行业新技术和高端设备长期主要依靠引进。”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原副总裁、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向记者痛陈石化行业产学研脱节现状。多位石化业界委员均认为,目前产学研脱钩已经成为行业科学发展的桎梏,必须加快转变。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委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0%~30%,而产业化率更低,不到5%。贾承造告诉记者:“在欧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依靠大学和科研机构,而技术创新和研发主要依靠企业力量。”但我国的科研力量主要以高校、专业院所为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原党委书记王玉英委员也认为,我国目前的科研资金大量流向科研院所和大学。“但高校和院所的成果并没有和企业很好地结合起来。成果有的进了档案库,有的变成了论文,并没有转化成生产力。”王玉英说。
    上海神力科技公司总经理胡里清委员认为,目前在产和学研中间还存在着一条鸿沟,那就是中试。“研发成果往往是在实验室里产生,但要真正拿到产业里来,必须先中试。现在缺少的就是中试的机构。”胡里清说。天津大学化工研究所所长袁希钢委员也表示,企业没有能力把实验成果变成产业技术,科研工作者又做不了企业,没有中间这部分力量,导致校企衔接上的困难。对此,胡里清提出,可以组建中介机构,专门做中试,让企业投钱、高校投成果、政府投支持政策,起到一个资源整合的作用。
    王玉英认为,必须在国家层面统筹,从体制、机制、资金等各方面入手,对产学研各单位进行连续考核。“特别是科研单位和高校,不要以出多少论文、实验室成果为主,应该考核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产生了多少效益、产品的技术含量等。”王玉英说。
    而贾承造认为,要改变过去重院校、轻企业的倾向,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把更多的国家科技项目和经费交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完成,在国防科工、石油等领域优先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成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主力。
    资金困难、外需低迷、成本高、利润薄……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脱实向虚”苗头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经济健康运行、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实际上,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要想实现“稳中求进”,其关键是如何做好实体经济这篇文章。
  代表委员认为,要振兴实体经济,防范产业“空心化”,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家回归到实体经济中来。同时,振兴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价值链,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推进调结构、转方式,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同时,企业自身也应不断革新技术、优化管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升效益。
  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