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反倾销初裁利于有机硅产业
更新日期:2008-11-12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2008年11月6日,商务部发布2008年第87号公告,公布了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Dimethyl cyclosiloxane或Cyclic Dimethyl Siloxane)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自2008年11月7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韩国和泰国的进口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时,应按初裁决定的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事实证明反倾销有利于我国有机硅产业。2006年1月起,我国对进口自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征收反倾销税,致使进口自该四国的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在我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05、2006、2007年占比分别为76%、69%、64%。进口自该四国的初级形态二甲基环体硅氧烷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也呈下降趋势,2006年同比下降2.48个百分点,2007年同比下降7.34个百分点,同时销售价格也高于韩国、泰国的同类产品。显示2006年1月开始的反倾销确实降低了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有机硅产品在我国的竞争力,减轻了对我国有机硅产业的侵害,对我国尚不够强大的有机硅产业起到了保护作用。可以说,本次对韩国、泰国有机硅产品的反倾销初裁将加强对国内有机硅产业的保护。需求不旺造成价格下跌。
有机硅被称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汽车、纺织、涂料、医疗等行业。今年下半年,受房地产、汽车、纺织、涂料等下游行业低迷影响,有机硅需求不旺,7月中旬开始甲基环硅氧烷(DMC)价格从31000元/吨逐渐走低,10月底价格回落至27000元/吨。进入11月,国内某生产企业为降低库存,回笼资金,低价销货,导致近日DMC价格迅速下跌至19000元/吨,部分产能小,成本高的企业已停产,比如上半年投产的浙江中天现已停车。相比DMC价格的快速下跌,下游室温胶、高温胶价格则稳定许多,因此单体自用率高的企业受DMC价格下跌影响相对较小,这也符合有机硅越向下游延伸,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