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为应对金融风暴 青岛海晶等化工企业出实招

更新日期:2008-11-17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受全球金融风暴和国际油价急剧动荡的双重影响,2008年的化工行业可以说是波澜起伏,冰火两重天。上半年,整个化工行业气势如虹,经营业绩节节攀升;进入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化工行业进入"严冬"。
    首先是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造成化工主要原料价格的直线"跳水"。乙烯的价格已经降到近三年来的最低,纯苯则由每吨10700元下跌至6000元,其他几大化工主要原料的跌幅都在40%以上,这带动了化工产品的价格严重下跌,有的产品跌幅甚至高达70%。而与此同时,下游企业开工率不足乃至停产,导致化工产品需求萎缩,消费不振,整个化工产业链有断裂的危险。
    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我市最大的化工企业----青岛海湾集团的主导产品PVC、纯碱、硅胶、泡花碱等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青岛海湾集团所属各企业正视挑战,出台各项措施,全面奋起应对"严冬"。
    青岛海晶化工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运行负荷,淘汰高耗能的隔膜烧碱装置;根据市场情况决定PVC生产和CPE产品的生产进度;同时加大销售力度,努力消化库存,力求不形成产品积压。
    青岛碱业股份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资金进行全面测算调整,根据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要求做好资金平衡计划,统筹资金安排。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公司坚决推行精益生产。根据订单供货期、需求量、货款支付情况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时间、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同时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抓好技改,特别是现在销售相对较好的苯胺黑,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新上项目的能力,加快印染助剂的研发投产步伐。
    青岛海洋化工则针对市场营销、原材物料、蒸汽价格的上涨等不利形势,及时做好高附加值产品和竞争性强的产品调整,并根据市场需求,重新调整生产线,确保生产装置及产量开工率在50%左右。
    另外,青岛海湾实业、青岛东岳泡花碱等企业也根据企业实际,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措施,共同应对好这次国际金融危机。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