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先行谋划及早转型 完善氯碱化工等循环产业链
更新日期:2012-7-26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多元发展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近年来,乌海市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优质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开工建设了陕汽重卡、庞大专用车改装、神东集团乌海维修中心和唐山神州矿山机械制造等一批大项目,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工业产品由原煤、焦炭、电石、PVC等初级产品向煤焦油、炭黑、PVC管材、型材、医药中间体等多元深加工延伸。2012年,乌海市实施的68个工业重点项目中,非资源型或产业链延伸项目就达55个。
在当今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多元的经典发展呼声中,乌海市按照自己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依托资源,高标准打造优势支柱产业;延伸资源,高层次建设精细化工基地;超越资源,高起点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这一理念推动的现实举措是着眼于资源的多层次转换增值,在产业链条上做大文章。
引进和培育了内蒙古宜化化工、君正能源化工、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大力发展以甲醇、煤焦油、氯碱化工产品等为原料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链条延伸和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多个产业链条,使工业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多元深加工延伸。
而这一发展引来的结果是:一方面,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为一体的纵向产业一体化。另一方面,着力促进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融合互促、产业链相互衔接,重点开发由焦油和液氯、烧碱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推动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向精细化工过渡,实现横向产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