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宜化发展文化软实力 助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更新日期:2012-7-30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内蒙古化工行业发展步履维艰,而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却在经济“寒冬”中独善其身,今年1至5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成为乌海市骨干企业。揭其奥秘,“宜化文化”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强大软实力。
“‘宜化文化’是宜化集团内部员工共享,并影响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和规范。其出发点是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实事求是、从严治厂、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文化愿景是‘构筑中国百强,打造百年宜化’,终极目标是‘消除歧视,追求平等,构建和谐’。宜化的‘五项措施’、‘六大任务’、‘七大法宝’成就了企业独特的文化特性,290个宜化观点构建起了企业完整的文化链条。”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成忠兴致勃勃地说。
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内蒙古宜化创造性地成就了“宜化速度”:2009年5月收购原海吉氯碱公司,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全面恢复生产,使原来停歇的15万吨电石、6万吨烧碱、8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加足马力生产,迅速扭亏为盈,且消耗达到同行业最低,保住了原厂2800余名员工的饭碗;2009年8月投资40亿元开工改扩建60万吨电石、40万吨烧碱、40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甲酸钠项目,2010年4月就实现投产,创造了投资最省、建设期最短、单套规模最大的业内工程建设奇迹,且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
内蒙古宜化实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定期沟通、定期出台新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在4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车间,悬挂着心灵沟通台账、考核台账、责任追究台账等20多本台账,里面详细记载着每位员工的责任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等。根据这些台账,公司在“高层领导向沿海看齐、中层领导向行业最高水平看齐、一般员工向当地最高水平看齐”的“工资三个看齐”机制上,对员工发放浮动工资,奖惩分明。同时,企业用人不拘一格,如对从清华、北大来公司就业的高材生,在班组实习3个月后,就有可能被直接提升为部长,原来的部长则作为常务副部长帮助其成长,打破传统“熬官”的旧俗。企业还建立了爱心协会,为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发放助学金、为有困难的家庭发放慈善基金等。
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宜化文化”调动、激发了员工自觉、自动、自发工作的积极性,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实现了生产受控、成本受控、安全受控、管理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