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开始多地复活 惩罚性电价难产
更新日期:2012-8-6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7月31日,河南省最大的电解铝企业神火集团的一位中层人士向记者表示:河南省政府在两个月前就提出,会对包括神火集团在内的五大电解铝企业采取电力补贴政策。虽然一直没有接到正式下发的补贴通知,但现在补贴部分的电费可以延缓缴纳。
虽然河南关于优惠电价的政策是“只刮风不下雨”,但记者获悉,广西、贵州、宁夏、陕西等多个省份的政府相关部门,均已提出针对高耗能行业提供支持性电价政策。
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整顿规范电价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坚决制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然而,目前来看,高耗能企业实施优惠电价又重新“死灰复燃”。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工业用电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帮困“用电大户”,寄望在化解电力供需矛盾的同时,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在下游需求委靡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这一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在“稳增长”和“降能耗”之间,地方政府和中央又出现了类似于房地产调控的博弈格局。
高耗能优惠电价多地复活
电解铝行业是传统的用电大户,而河南省是中国电解铝产量最大的省份。 河南神火集团一位中层人士向记者表示,电价补贴,对电解铝企业来说,直接关系着赢利或亏损。早在两个多月前,公司就得到了一份关于河南省政府的会议纪要内容,其中提出要对神火集团、中孚集团、万方集团、豫港龙泉,万基铝业五家电解铝骨干企业实行优惠电价政策,初步的计划是每度电补贴8分钱左右。虽然具体的政策一直未能下发,但是从7月份开始,公司已经实施了缓缴电费的政策。
据了解,河南对于电解铝企业的具体优惠政策是:在今后的7个月中,如果铝价低于17500元/吨,使用网电的电解铝企业每度电可以缓缴0.08元;铝价高于17500元/吨则不再缓缴电费;而铝价超过18000元/吨,则需要逐步偿还前期缓缴的电费。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铝价约为15540元/吨,这个价格远低于河南省规定的17500元/吨的缓缴电费“红线”。
实际上,河南省对工业大户的用电优惠政策绝不仅仅是个案,其他省市的优惠政策力度甚至更大。
贵州省经信委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具体的政策上,贵州省已经执行“丰枯电价政策”,在6月至10月的丰水期,今年计划给电网公司3.5亿元补贴,确保对大工业用户在丰水期的电价下调10%。同时,在今年12月至明年4月的枯水期,将通过调低电价上涨幅度的办法,反哺用电大户企业。此政策执行后,贵州电解铝厂执行电价为0.47元/度,优惠0.05元/度。
不久前,陕西省物价局制定下发《关于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在当前经济下滑压力增大、电力供应富余的情况下,要对用电高峰时采用差别电价来限制生产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对有销路、有市场的耗能产业提供“支持性电价政策”。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广西、内蒙古、宁夏、四川、福建等多个地方,也采取鼓励用电、电价补贴、开展大用户直供电等手段,支持当地高耗能产业的用电大户放心用电,从而最大限度释放产能。
电价补贴难解产业供需困局
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是西北地区著名的冶金谷,这里密集分布着超过近百家铁合金、硅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但如今超过半数的小硅铁和铁合金项目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多地鼓励高耗能企业用电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发出来的电卖不出去。由于电力企业发出来的电不能长时间的储存,高耗能产业便被视做带动电力需求的主力军。
在地方加大电力补贴的刺激下,电解铝产量逆势增加。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半年有色金属产量数据显示,全国电解铝产量为951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9.7%。不仅如此,铜、铅、氧化铝等金属产量都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上涨。 在今年上半年,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全部呈现出回落态势。受此影响,在今年前5个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有色冶炼及加工业利润为418亿元,下降幅度高达19.3%。
地方与中央政策深度博弈
陕西省物价局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希望能够对现行的用电政策进行调整,所以出台了一个实施意见,但是目前在具体的落实上,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为工业用电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制定,地方政府并没有权力私自对用电企业进行补贴,所以虽然已经对外宣称会进行调整,但现在仍没有任何进展。
可以说,在稳增长和降能耗之间,地方政府和中央又出现了类似于房地产调控的博弈格局。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企业加大投资从而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央仍在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从而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早在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整顿规范电价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坚决制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其中指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擅自制定调整电价、不能自行出台并实施优惠电价措施,同时也不能擅自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或以其他名义变相降低企业用电价格。
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去年已经截然不同,但对于优惠电价来说,新的文件没有出来之前,原有的文件当然是有效的。然而,从前述多个省份已实施的优惠电价措施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正和发改委的规定背道而驰。
面对地方高耗能产业卷土重来之势,中央也是有所觉察。记者了解到,7月中旬,国家工信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惩罚性电价政策机。
之前中央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降能耗、节能减排的文件,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省市的工作并没有完成到位。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耿志成看来,目前国内经济持续下滑,能源产品价格也出现了明显下跌,这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以及地方政府博弈,或令惩罚性电价细则的出台继续难产。